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

ID:30292803

大小:4.33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2-28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_2018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3区域发展差异课件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中、西部差异一、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大经济地带的划分黑内蒙古吉晋豫鄂湘赣皖新藏甘青陕川云贵渝宁辽冀鲁苏浙闽桂粤琼京津沪台1、判断: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2、判断: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错误错误D下列各省分别位于我国哪个经济地带?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表现与原因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发展比较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年)我国东部与中

2、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相比有何差异?(一)自然条件差异——地形差异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地形自然因素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一)自然条件差异——气候差异自然条件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气候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一)自然条件差异——资源差异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资源自然因素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中国矿产资源分布

3、图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中国石油资源分布图(二)社会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差异读图1-14,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 填表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重型产业为主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南轻北重,东轻西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各地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的原因:改进对策: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因而经济发展

4、水平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该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逐步下降。1、说一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探究:读图1-15、1-16回答问题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仍

5、然过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应进一步加强轻工业的发展。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对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市2001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二)社会经济因素——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1、读“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填表说明地区工业化差异。地带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工业结构相对滞后较快较低较高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结合“200

6、2年东、中、西部地带城市的分布”图,说明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东部地带远高于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显著地高于中西部地带的同类城市。东部地带高于中部地带。总结:城市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东部中西部四个经济特区198014个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沿海经济开放区海南岛经济特区开发边境城市、长江沿岸城市、内陆省会城市上海浦东19841988199019851992设立重庆直辖市199719992003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二)社会经济因素——对外开放的

7、区域差异比较: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比较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从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至1984年迈出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到沿海的片,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1.想一想,东部与中、西部地带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针对各方面的区域差异,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带的区域发展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

8、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填写课本20页表格。影响因素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地形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