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

ID:30437111

大小:493.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9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_第1页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_第2页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_第3页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_第4页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6卷第3期2008年6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V01.26No.3Jun.2008文章编号:1003—2053(2008)03—0573一05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的专利评价方法研究雷孝平1,朱东华1,周春娜2(1.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2.济南市委办公厅,山东济南250001)摘要:以科技项目成果中的技术专利群为研究对象,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专利价值评价流程。运用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得到可以操作的专利指标值,

2、并使用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评判法的专利测评模型,对整个专利群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关键词:专利;评价流程;测评模型中图分类号:F270;G306文献标识码:A科技计划项目的后评估是在项目验收以后所进行的,项目后评估的客体是项目已经取得的成果,分析其数量和价值。成果数量的评估相对简单,而成果价值评估无论是对于学术成果,还是项目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或社会影响,都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专利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有着重要的评估意义。科技部2002年启动“人才、专利、标准”三大战略以来,全社会对

3、专利的重视程度逐步增强。随着国家专利战略的逐步推行,在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中,专利不仅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因此专利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统计,专利评价已经从项目评价中的一个科技成果评价指标变为独立的评价体系。1应用SMART准则来建立针对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外已有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很多,有的从投人类、产出类、运营类对专利指标进行了分类⋯,有的从不同的层面(如公司、技术、与经济结合等)设定了专利评价指标旧J,但是如此庞大而分散的专利指标体系在实施中却有很大的难度,很多指

4、标值不符合实际需要或者无法得到。比如多数指标体系中都把专利被引证次数作为评价专利所包含技术重要程度的核心指标,但是中国知识产权局所提供的专利文献数据库与美国等的专利数据库设计有所不同,其中没有直接的引用数据项,因此实际分析时便无法直接使用这一指标。SMART被世界银行及许多国家政府部门和组织作为在评价工作中所普遍遵循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准则p1。SMART是五个单词的词首字母组成的简写,这五个单词是:特定的(specific),可测量的(measurable),可得到的(attainable),相

5、关的(rele—vant),可跟踪的(trackable)。本文结合科技项目后评价的特点,在专利评价体系中设计中引入SMART准则,基本要点如下:(1)特定的:科技计划项目一般是考虑影响经济发展,有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目前尚未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由于其目标系统、实施过程、效益体现等与一般项目有所不同,因此其事后评估的内容也有其特殊性HJ。因此在设定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时,要考虑评价工作的目的,指标体系应该具有特定性和专门性。(2)可测量的:对于专利指标进行评定应当

6、有相应的标准,以相同的标准作为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被评价对象的表现。这里的可测量性要求并非强调一定是定量指标,对于定性指标的测量只要建立详细的评价标准,也认为是可测量的。(3)可得到的:设计专利指标数据时要考虑该指标是否能够得到,有什么样的获取渠道和方式。收穑日期:2007一09—27;修回日期:2007一11—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0031010)作者简介:雷孝平(1979一),女,山东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朱东华(1963一),男,福建人,教授、博士生

7、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技术预测、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周春娜(1978一),女,山东人,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万方数据.574·科学学研究第26卷有一些无法获得的指标要放弃,还有一些定性指标数据难以获得,可以采用一些近似方法获得数据。(4)相关的:指标体系的相关性是指指标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是很多指标的堆砌。指标体系应该是相互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个体指标的组合。对专利进行评价时,考虑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应该从数量、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将指标进行划分和联系。(5)可跟踪

8、的:在设计专利评价指标体系时,还要考虑专利指标是否便于跟踪监测和控制。科技计划项目具有可持续性,很多项目是前期工作,还有后续项目的继续,通过专利评价起到监督作用。为了便于以后专利评价工作的开展,专利指标设计应该是可以跟踪监测的。根据专利指标设计的SMART准则,结合科技计划项目后评估工作的实际情况,作者设计出相应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1所示:表I科技计嚣I项目专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主因素层指标名称指标层指标定义指标与评价结果的关系科技计划项目专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数量类Al专利申请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