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总$#"期)A2BC;DCE3<78B;FG:@C@4H?@>"$【区域经济】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李永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摘要&本文把创新与模仿作为"> ,$##,第"$期(总$#"期)A2BC;DCE3<78B;FG:@C@4H?@>"$【区域经济】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李永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摘要&本文把创新与模仿作为" />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

ID:30437205

大小:536.5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9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_第1页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_第2页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_第3页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_第4页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年"$月中国工业经济=6:>,$##,第"$期(总$#"期)A2BC;DCE3<78B;FG:@C@4H?@>"$【区域经济】论产业集群创新与模仿的战略选择李永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摘要&本文把创新与模仿作为一组替代性战略,置于产业集群技术发展战略选择的视野之下,考察不同产业集群结构、外部技术状况及技术模仿前景对产业集群技术升迁路径产生的制约与影响,揭示产业集群技术战略形成的深层机理。本文在阐明技术模仿对产业集群技术进步重要功能和适用条件的同时,也为构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制提供了实用性对策思路。显而

2、易见,本文的研究对一个国家或区域应该采取何种主导技术发展战略,也具有参考借鉴的价值。%关键词&创新;模仿;技术战略;地方产业集群%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技术进步从而也是维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和持续增长势头的主要手段;同样,技术模仿也是产业集群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技术进步的最优途径和理性选择。本文把创新与模仿作为一对平行的替代性策略引入产业集群企业的行为集合,揭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如何在创新与模仿之间进行取舍,以及不同技术模仿环境和产业组织内部

3、结构对企业技术战略选择和技术变迁路径形成的影响。把研究领域定位于由专业化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的好处在于,创新与模仿的技术战略选择对产业集群企业收益的变化特别敏感,也因为产业集群中专业相近的企业之间不存在技术模仿的障碍。文中揭示的技术战略选择规律,对一个国家和区域在何种程度上和何种条件下应该采取自主技术创新战略或技术引进模仿战略,具有同样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一、相关文献简要回顾由于技术模仿是一个略显陌生的论题,所以对该问题的缘起需要做一些简略说明。熊彼特(123456768)在$#世纪初对创新企业和跟随模仿企业互动导致企业收益流变化和

4、宏观经济总量波动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他视域里的技术与市场创新是企业家的重要职能和经济发展的恒久主题,模仿则被视为导致创新成果扩散并由此使创新企业收益流失的原因。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们沿袭了熊彼特对企业技术与市场创新的关注,而将技术模仿作为一种消极战略抛置一边。直到$#世纪-#年代,企业技术模仿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才引起经济学家的重视。经济学家对模仿的研究形成了三个支脉。一是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学习模仿导致技术知识扩散从而形成报酬递增效应的研究。卢卡斯(93:;<,$##$)发现,投入企业生产过程的技术知识与与同样投入其中的机器

5、设备等物资资本的作用有明显不同;机器设备的使用具有专有性和排他性,并且会随使用强度和使用时%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永刚("/0*—),男,江西南昌人,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浙江财经学院副教授。,*间的增加而逐渐折旧耗损;技术知识则具有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公共物品属性,一个企业对某种技术知识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企业对它的使用;另外,技术知识也不会因为使用而耗损,反而会在使用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因此,技术知识是一类具有外溢扩散的自然趋向以及兼容共享的生产性潜能的新型资本要素。新技术知识扩散的一条主要途径,就是企业之间

6、的相互技术模仿。一个企业最初发明的一项新技术,随模仿企业增加,最终会成为整个行业普遍采用的通用技术,从而推动行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卢卡斯还最早把劳动者的技术知识禀赋称为“人力资本”,并用人力资本的外溢扩散效应解释现代经济增长中的报酬递增现象。荷威特(!"#$%%,&’’()则利用多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论证了国家之间的适度经济模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共同增长。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模仿可以产生明显的后发优势。如,亚洲“四小龙”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模仿,使其经济在短短)’年里迅速崛起;日本经济奇迹的发生也同样体现了对外技术模仿的

7、巨大经济增长效应。另一研究支脉是演化经济学关于企业行为战略选择的研究。纳尔逊和温特(*+,-".,/$.%+0)把企业行为战略归为三类:一类是依循“惯例”的守成行为,企业如果对当下的经营状况与利润水平感到满意,就会继续按照过去的“惯例”——技术类型、经营方式、管理策略——从事生产经营,这是一种“路径依赖”型的行为模式。另一类是“外部搜寻”的学习模仿行为;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以至利润水平趋近零点,或者企业发现外部有比自己更好的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企业就会努力向外部“搜寻”相关信息,并选择一种更有效的生产技术、经营方式、管理策略进行模

8、仿。第三类是“内部搜寻”的自主创新行为;如果企业外部没有合意的模仿对象,或者对外模仿受阻于高昂的模仿成本和其他障碍,企业就会通过自主创新来发现一种新的技术或新的经营管理方式,从而对旧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替代。最后一支是行为经济学从行为特征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