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

ID:30541889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31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_第1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_第2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_第3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_第4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  随着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我镇,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潮。为稳定大局,我校充分发挥流入地公办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主渠道作用,近十年来接纳1650位流动人口子女在我校就读,至今有461人在19个流动人口子女班就读。  虽然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但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些学生中学困生相对较多,不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还存在厌学逃学现象;有的学生方言严重,产生交往困难,在班集体活动中难以融合;有的学生家庭教育不健全,家校联系相当困难,难以形成合力;少数学生还存在行为偏差现象。  流动人口子女在入学我校前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特

2、长和潜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发展的美好愿望不能实现。那么,进入我校之后,我们就应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构建对流动人口子女“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消除差异,养成规范;以人为本,同步发展”的教育模式。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坚持以人为本  1.和当地孩子一起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中国了不起”。让流动人口子女从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事件,身边发生的或亲身经历感受过的平凡小事中,寻找自己认为能体现“中国了不起”6的一件事,寻找和发现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来自遵义的学生,讲遵义会议会址,讲娄山关雄姿;来自长江三峡的学生,颂三峡风采;来自

3、井冈山的学生,赞美着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中国真的了不起。  “中国人了不起”。让流动人口子女从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感受其体现的优良品德和精神境界,寻找心目中了不起的中国人,寻找和发现其身上表现出的民族精神。重庆的孩子缅怀“歌乐山”;江西的孩子牢记“邓小平小道”;贵州的孩子们不忘“长征路”。中国人真的了不起。  “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让流动人口子女做一件自己认为最能体现民族精神又力所能及的事,从中体会到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流动人口子女们在第二故乡――长河和当地孩子一起寻访“家乡之最”、展览“家乡之最”、歌颂“家乡之最”。寻找着“为中国自豪的一百个理由,中华民族的一百个声

4、音和国旗升起的一百个时刻”,通过征文、演讲和评选寻宝标兵引导流动人口子女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从而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在第二故乡努力学习。  2.爱国首先要知国。我们通过小天鹅电视台、《小天鹅报》介绍国家大事,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影视片,在宣传窗专刊介绍伟大的祖国。组织观看《腾飞的长河》、《奋进中的长河镇中心小学》等专题片,并带领他们到杨贤江故居、市生态农庄和长河工业区参观,领略第二故乡长河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热爱第二故乡――慈溪、长河的教育,他们了解慈溪的青瓷文化、围涂文化、移民文化,让他们了解长河的苦难

5、史、建设史、发展史和革命先烈杨贤江,让他们知道在大桥经济时代慈溪在腾飞,长河在前进,从而使他们热爱第二故乡,主动地融入当地的主流文化。6  3.高歌颂祖国。在国庆节、儿童节、建队节时,让流动人口子女全体参与,每次活动都有他们的节目,比如今年六一儿童节五年级4班黄花(定西籍)和吴凤(安徽籍)的《家乡颂》,赞美了江西、安徽两省的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效果很好。  在以上的教育活动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思想受到了启发,心灵得到了净化,特长和潜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期待、激励、训练、创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行动研究的重点  1.期待。我们相信每个流动人口子女都有特长、都有优点

6、、都能创新、都能成功,这是实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我们主要是树立“两信”思想,即学校老师和家长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长可扬,有创新能力可挖掘;每个流动人口子女都要相信自己有长可扬,有潜可挖,我能干,我能行,我能成功。  2.激励。对于来自不同省市、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方言,又有性格差异、学业差异的学生来说,要激励他们扬长,对于素质优良已经扬长的学生则要激励他们发展更全面,创新更突出。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用肯定性的形式来诱导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经过一定良性积累后能够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接纳,最终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自信心理品质。  3.训练。对流动人口子女进行思

7、想品德、行为习惯、班纪班风等团体训练,让他们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高效地进行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训练。19个流动人口子女教学班都积极参与学校“勤学、守纪、推普、卫生”四项红旗竞赛,通过“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6的系列规范教育活动,深化“告别不文明,争做第二故乡合格小公民”活动,促进流动人口子女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和谐管理,从而真正落实“让流动人口子女共享同一片阳光的教育理念”。  4.创新。杨贤江说:“人要得人生底胜利,要实现伟大的人格,最重要不可缺的武器,就是活动,就是创造。”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