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

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

ID:3054330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1

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_第1页
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_第2页
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_第3页
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_第4页
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下教师应转变的五种观念  摘 要:从齐涛厅长阐述的“素质教育的九大关系”和张志勇副厅长发言中的“三个全面”(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体会到了教育发展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工作者的任重与道远。那么,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做新型优秀的教师呢?要从教师的思想观念抓起。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我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大举措,是对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高度负责,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思想的洗礼。温家宝总理

2、说:“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兴衰在于教师。”我们如何擎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实实在在地搞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几种观念。  一、人才观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船夫与哲学家》的故事吧,一个哲学家乘船过河,发现船夫说话很不合乎语法,就对他说:“你都四五十岁的人了,连句合乎语法的话也不会说,这半辈子白活了”。船夫很生气,但什么也没说,行至一半,起风了。大风把船掀翻,两人掉进河里,船夫大声问:“会游泳吗?”专家回答:“不会。”船夫愤愤地说:“那你这一辈子白活了。”是啊,多年来,人们习惯性的认为“专家”5是人才,而船夫呢,他不也是人才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考上清华北

3、大是人才,考不上就不是吗?我们的社会是多元的,我们的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不仅仅是清华、北大。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实例。美国哈佛大学霍德?加德纳教授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天才的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那我们就将这些形态各异的天才儿童,按照他们既定的目标,培养成各具特色的栋梁之才吧!  二、教育观  教育应当提供的东西是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艰苦的任务去负担。  一幅漫画给我的启示:第一幅画着圆的、方的、三角的、长方形的,一大群个性张扬的小学生乱而无序地走进学校;第二幅画着一群标准正方形的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学校。孩子们的天性哪

4、里去了,个性呢?是谁扼杀了?在知识经济和利益的驱动下,过分地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缺失。  张晓风的《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文中写道:以自己儿女为赌注来信任,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  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心,诚实又颖悟的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从中我们读出了家长对教育的希望与期待,同时,也给我们教育提出了要求,我们不能做生产标准化产品的车间,而是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点燃他们智慧的心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让他们的生命更加精彩。5  三、教学

5、观  学学企业家的智慧吧!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所说的学为主体,是指

6、在课堂上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激情的火焰燃烧,让他们心灵的窗子全部打开,让他们创作的欲望达到极点,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高涨起来。凡是教师泛泛而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课,绝对算不上一节好课。走出去,看一看,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还是杜郎口中学的开放式课堂,都无不体现了学为主体的这一基本的教学原则。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把我们的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尊重我们的学生,认识他们的认知规律,切莫把我们的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成绩的爬梯。5  所以,最有改革激情的教师,绝不会让自己占领所有的课堂时间,而不顾学生

7、的感受。不要追求完美的讲解,不要设计无懈可击的课堂,留个缺口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自主地学习,让思维的火花在求知与探索中碰撞、升华吧!  四、教师观  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是在塑造栩栩如生的作品;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却是在塑造栩栩如生的灵魂。素质教育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师仍用19世纪的方法,讲着20世纪初的内容,教着21世纪的学生,那么,学生将如何面对新世纪的考验?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我们,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如何去塑造孩子的灵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这样给教育下定义的,他说:“教育不过是帮助自然本性按自己的

8、方式发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