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

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

ID:3061833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_第1页
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_第2页
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_第3页
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_第4页
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节高中物理实验课引发的思考    (烟台市电化教育馆山东烟台264003)    “班班通”现场观摩活动中,听了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电阻定律》一节课堂教学,教师课堂教学的两个环节令人深思.  环节一,教师利用剪辑、组合图片模拟实验,让学生感受、体验导体电阻与其横截面积有关.教师首先介绍实验条件:两只灯泡灯丝材料和长度相同、截面积不同、串联.现象如图1:灯丝越粗的灯泡越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导体电阻阻值与其横截面积有关.怎样的关系?没有继续分析.5  从理论上分析,灯丝截面积大的,电阻小,串联电

2、路通过灯泡的电流相等,电阻小的灯泡消耗的功率小,灯泡亮度暗,与图片现象完全相反.模拟实验的结果说明模拟实验缺乏真实性,因为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是老师设置的,也说明教师对模拟实验既不重视也不做认真地分析研究,只想显示灯丝粗细不同,亮度不同,说明电阻阻值与材料的粗细有关,而没有认真研究究竟哪一只灯泡应该更亮.教师对待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可想而知.如果课堂上教师把这一环节设计为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去发现问题,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会避免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简单,而随意地用

3、多媒体模拟来代替实物实验.即使条件不足无法实验,也必须模拟的具备科学的合理性,而不是给学生造成隐含的错觉.  物理实验是物理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物理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所以物理实验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利用实验仪器进行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手段,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在有条件的前提下一定要做,让学生观察体验,获取第一手资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尽管可以带给学生更加强烈的视听刺激,更为细腻的物理过程,更加直

4、观的结果分析,但它不具有实物实验带给人真实空间感、实验可信度,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如果简单地把实验搬到屏幕上,就违背了认知规律,只有恰当地结合两者,将多媒体作为物理过程的再现,结果的分析,规律的总结等辅助教学手段,才能起到相辅相成、互补不足的作用.只有那些因实验条件限制,例如瞬间发生的、危险的、微观的无法看到的等实验,才可以采用播放视频或多媒体模拟的方法.  环节二,教师在组织学生分组实验――5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关系的教学过程中,先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分析选择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测电

5、阻的方法(安培表外接、滑动变阻器限流接法),而后在电子白板上演示实物连线,并呈现如下实验表格(表1),最后布置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数据,分析得结论.看似教学环节自然流畅,但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新教材注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提供多种实验方案,是新教材从必修开始就做的努力.本节课以探究决定电阻的因素为载体,提供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方案,体现了实验探究和逻辑思维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两者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实验的魅力和逻辑的力量,并认识到科学探究并不局限于做实验.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既要研究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

6、量关系,更重要的是突出探究过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充分体验探究过程的时间,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并对两种探究方案加以选择、整合和优化.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忽视了新教材的变化,继续沿用旧版本、旧思路进行教学,没有实现实验教学改革的突破.  表1次数12次数12截面积S2S长度L2L电阻电阻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意识落后,教学行为缺乏创新,仍习惯于把一切都讲明白,扫清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所有障碍,学生按要求进行实5验,短时间内就可完成,学生实际上成了实验操作员.一堂实验课,到底要达到什

7、么样的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要达到什么程度,通过实验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研究思想,体验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等等,教师很少进行思考和研究.任务观点较重,甚至不尊重实验规律,两组实验数据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教师如此,学生对实验重视程度那自然就更差了.他们很少去思考要从实验中掌握什么,获得什么,提高什么,也很少从实验角度去思考物理问题.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与理性思维挂不上钩,只是按老师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实验做完了,但对整个实验的来龙去脉都理不出线索,其结果是学生对实验目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实验研究与相关的物

8、理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抑制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的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思想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样就很难让学生产生发现和创造的激情和灵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必须改变自己,从思想到行为,都应该从完成实验任务转变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上来.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