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ID:30619707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_第1页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_第2页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_第3页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_第4页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从学科角度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承担着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语文知识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功能。同时,中等职业学校又承担着与普通高中不同性质的任务,其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走向社会去寻求一份职业的,因此在作为基础学科教学的同时,中职语文还肩负着培养、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简单点说,中职语文教学要同时做好姓“语”和姓“职”两篇文章,努力做到使两者相辅相成。  姓“职”的重要含义之一是学生对自己当下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的认识,要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着强烈的自信

2、,相信自己将来一定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能够看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美好前景,认同自己的专业在社会发展当中存在的价值。如果还能够认为自己将来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内,有可能通过努力和创新性措施,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天空(用我们学生的话说就是“自己做老板”),那就说明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是认同的,当然也就说明其当下作为职业素养基础之一的职业态度是良好的。  同时,姓“职”的核心含义还体现在三年的职业学校教育当中,一般就体现为将来进入工作状态时,能够迅速适应职业对自己的要求,能够通过自

3、己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从事的工作提供准确的注解。  笔者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课题研究,一段时间下来有所收获,形成些许文字,论述如下:5  一、寻找教育契机,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职业素养的理念渗透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都是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因此他们进入职业高中之后,总多多少少对自己的学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些不自信的感觉,有时甚至是自卑的感觉。而要改变学生的这一认识,仅凭口头说教是起不到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的说教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你一开口学生往往就知道你的意图是什

4、么,而这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他们总觉得这样的说教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企图。注意到这一问题之后,笔者就试图改变教育的方式,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职业素养理念的渗透――由于看不出目的性,学生往往容易接受。  例如,在笔者的语文课堂上,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心态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根据教学经验,我们发现学生之间的观点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如果有这么几个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失望情绪时,这样的情绪就会在学生当中扩散。这是职业态度认同问题,笔者会采取“

5、读信”的方式进行化解――基于教学经验,笔者每年都会积极联系工作后发展得比较好的学生,让他们给学弟学妹写信,介绍自己的成功经历。这样,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的心态变得更为积极。5  由于学生在校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更多的是一种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是奠定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基础。有时,学哥学姐的一句话能顶学校内教师的数句话,这倒不是说学校教育没有用,而是由于利用学哥学姐的资源来实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显得相对稀缺,容易为学生记住。记得有一年,一位学汽车维修的学生在信中说,“在我们这里

6、普通工人很多,但做得精、做得好的技术工人不多,而通过三年的职业学校的学习,尤其是实训期的不懈努力,可以让自己变成一个好的技术工人”。这样的描述常常能让在校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很强的认同与期待。  二、加强学科教学,让语文教学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人文内涵  职业中学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术上,也体现在对专业技术的理解上,更体现在将来从事相应职业时对劳动成果的态度及与同行切磋技艺,向领导汇报工作等方面,而这些仅仅靠技术的学习是不够的,主要的还是靠人文课堂尤其是语文课堂,通过语文素养来发挥

7、滋养作用。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这是一个研究重点,因为作为语文教学,这是最有可能发挥作用的方面之一。语文教师的长处在于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老师,对不同专业有一定的了解,但一般不可能同时会有专业技术的熟练掌握,这就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最现实的选择,就是在对不同专业有基础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学来帮学生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并同时为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起到一种强有力的外力作用。  例如,我们在对一些文本的解读中,尤其是在对以人物描写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如《邓稼先》等文章的解读中,我

8、们常常让学生将文中主人公的专业与自己所学专业进行比较。根据教学经验,学生起初往往会对这样的比较产生不同看法,认为这不是一个档次的工作,不好比较,而这恰恰是我们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5  什么意思呢?因为我们一分析就可以寻找到答案:学生不认同这种比较,恰恰说明了学生思维中存在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而这也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的重要原因。故,我们的课题组首先以此为突破,让他们知道职业不分贵贱,重要的在于能否为社会作出贡献,自己能否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然后向他们介绍文章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