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

ID:30715283

大小:17.9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2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_第1页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_第2页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_第3页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_第4页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_第5页
资源描述: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关键词: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肌瘤内容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81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d,3个月。结果:用药过程中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及%,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论文内容:

2、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过去对超过妊娠12周大小的子宫肌瘤患者多选用子宫切除术或肌瘤剔除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孕激素有关。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有内分泌功能,参与体内生殖、生理及病理过程,绝经前切除子宫者即使保留卵巢,也常引起更年期综合征、冠心病及骨质疏松症的提早出现[1],故采用药物治疗子宫肌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解孕激素拮抗剂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作者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

3、,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研究对象:1998年2月~XX年2月来就诊患者81例,临床症状、体检、B超确诊子宫肌瘤,年龄30~52岁,平均年龄岁。因经期长,血量多而致贫血者79例,均无心、肺、肾疾患等米非司酮禁忌症,半年内未接受过激素类药物治疗。用药前均征得患者同意,均除外子宫内膜及颈管内恶性病变。研究方法:月经来潮前1~3天内口服米非司酮(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每片25mg)每日1次,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用药前后均查肝肾功能,行妇科检查,B超测量最大子宫肌瘤的3条经线(长、宽、高),

4、同一患者用药前后及以后观察均由同一医生检查、同一机器检查,计算肌瘤体积。肌瘤治疗前后的变化以B超测量的体积为准。第一疗程后随访1次,以后随访3个月1次。本组81例,全部随访1年。观察指标:月经的变化:包括痛经的改善、经量的变化、闭经及月经恢复等情况。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由专人用B超腹部探头和阴道探头检测子宫肌瘤数目及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的三维径线,即长、宽、高,计算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总体积为各子宫肌瘤之和。以治疗后总体积缩小达到或超过25%者为治疗有效[2]。其他生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红蛋白

5、、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2 结果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症状改善情况 用药后72例当月出现闭经,占%,仅9例阴道有少许不规则出血,行诊断性刮宫加服抗生素1周后血止,病理报告为单纯增生性子宫内膜。血红蛋白治疗前为85±/L,治疗后±/L,贫血全部得到纠正,腰腹酸痛症状逐渐消失,无阴道干涩及潮热症状。停药后2~8周月经开始恢复,其中

6、停药2周恢复者有5例,占%,停药3--4周恢复者26例,占%,停药5--6周恢复者29例,占%,停药7—8周恢复者6例,占%。81例经药物治疗后,63例有效,有效率%,手术18例,占%。 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见(表1) 用药前子宫及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及××,治疗后较前缩小,分别为××及××,子宫缩小%,肌瘤缩小%,肌瘤体积变化较子宫为大,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3讨论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竞争性拮抗剂,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催经抗早孕药,其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作用国内外均已有报道,其效果已予肯定。子宫肌瘤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在肌瘤组织中,发现有

7、雌孕激素受体,并明显高于子宫肌肉组织。故分析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孕激素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含量有关。研究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表明孕激素在肌瘤发生机理中起重要作用,是肌瘤发生的起动因子。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同时它又有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