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

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

ID:30807780

大小:11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3

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 对比阅读 醉翁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对比阅读醉翁亭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2、,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每题2分,共10分)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9.[甲]文中的“进”是指“”,“退”是指。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

3、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二.[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4、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醉翁亭记》)

5、25、给下列字注音。(2分)  髫()伛偻()觥()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阡陌交通:(2)非丝非竹:27、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28、甲段中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乙段中有一个短语,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一个成语,它是(2分)29、下面两小题,分值相同,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1)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段主要写  乙段主要写  (2)在描写的重心上,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

6、三.[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7、3)山间之四时也: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前人之述备矣。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  译文: (2)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4分)17.[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

8、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四.(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