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ID:30833817

大小:10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3

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1页
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2页
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3页
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4页
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6秋九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期末检测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①金秋闽西,彩眉岭上,“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yìyì(  )(  )生辉。②80多年前,我军政治工作在这里奠基,新型人民军队在这里定型。③80多年后,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在这里确立——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④风卷红旗,雄关漫道。⑤当年,我们从古田出发,一路披荆斩刺,闯关夺隘(  ),从苦难走向辉煌。⑥今天,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面对的是新的关头,迎接的是新的大考。(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yìyì(  )(  )生辉 闯关

2、夺隘(  )(2)第⑤句有个错别字 ______改正为______ (1分)(3)阐述第③句中加点词语的内涵。(2分)中国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B.漫天大雪迷住了登山运动员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后果将不堪设想。C.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D.现在,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各级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3.(2015•鄂州)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

3、的一项是(  )(2分)①甲骨文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它与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一样,在各自环境中独立诞生,但传承3000年以上的,只有汉字。②这种文字对3000多年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的影响。③后期的隶、楷、行、草,均发轫于斯。④在河南安阳殷墟文字博物馆,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甲骨文。⑤十几亿中国人今天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⑥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造字法则。A.①⑥⑤③④②   B.④⑥②⑤③①C.①②⑤③④⑥ D.④⑤③⑥②①4.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在全球首个“世界城市日”全球最美20个城市的评

4、选中,厦门成功入选,并且成为中国唯一上榜的城市。B.是否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是厦门成为“全球最美20个城市”之一的原因。C.为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再发生,北京市交警部门集中组织开展市区交通秩序联合整治行动。D.云南鲁甸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

5、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6.下面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分别是(  )(2分)国家、社会、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A.主语:国家      谓语:保障B.主语:国家、社会、家庭谓语:依法C.主语:家庭谓语:依法D.主语:国家、社会、家庭谓语:保障7.名著阅读。(3分)请简述出两个能表现鲁智深“粗中有细”这一性格特征的相关细节。8.(2015•江西)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5分)要求:(1)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2)不超过100字。①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

6、China)”同为一词。②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③瓷器是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等为原料,经混合、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④瓷器坯体洁白、细密,较薄者呈半透明状,音响清彻。[来源:学科网ZXXK]⑤瓷器以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⑥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窑有越窑、邢窑、汝窑、景德镇窑等十一处。⑦瓷器的制作过程一般有取土、做坯、画坯、上釉、炉烧等十四道工序。9.默写句子。(5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2)____________________,叶

7、底黄鹂一两声。(《破阵子》)(3)俱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 雪》)(4)诗词中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的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如范仲淹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 秋思》)借“勒石燕然”的典故传达出边塞将士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苏轼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