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

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

ID:30869705

大小:1.72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3

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7西城区中考语文初三二模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西城区2016年初三二模试卷语文2016.5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共6分)丝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几千年前,当丝绸乘坐在骆驼的脊背之上,一路辗转向欧洲进发的时候,它就已经成为了东方技术与文明的传播者。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

2、器时代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了,其复杂工艺曾被中国长期(lǒng)断。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的品种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其中锦的出现是中国丝绸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锦把蚕丝的优秀性能和美术结合,使丝绸不再只是高贵的衣料,而成为了可以进行创作的艺术品,大大提高了丝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影响很是深远,我们可以从丝绸店常用的对联“,经纶山海大文章”中,看出业内对它的推崇。秦汉时期,丝织业得到了大发展,丝绸贸易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丝绸贸易的推动下,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形成了

3、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路从古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一直向西,经过中亚、西亚,最终抵达欧洲,沿途聚(lǒng)了诸多的城市群及经济圈。(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乘坐(chéng)“里”字的第五笔是“一”B.乘坐(chéng)“里”字的第五笔是“丨”C.乘坐(chèng)“里”字的第五笔是“一”D.乘坐(chèng)“里”字的第五笔是“丨”(2)理解文意,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拢拢B.拢垄C.垄拢D.垄垄(3)结合文意,为文中丝绸店的对联选择上联,最恰

4、当的一项是(2分)A.驼铃古道丝绸路B.银针绣出彩鸾飞C.罗绮丛中花样新D.锦绣乾坤真事业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1)-(3)题(共5分)“武”,甲骨文由“戈”(表兵器)和“止”(脚趾,表示行进)组成,表示持戈而行。由甲骨文可以看出,其造字本义是肩扛兵器,出征作战。而《说文解字》在解释此字时,采用了《左传》中楚庄王的说法,认为能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止戈为武”的“贵和”思想,是中华民族历经长期战争痛苦所提炼出来的智慧。平天下之乱,除万民之害,①的战争是正义战争;而对外扩张,进行掠夺,②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争。从“止戈为武”的战争

5、观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民族。“武”字虽小,其中却蕴含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1)上文中提到《左传》,旁边这幅书法作品书写的就是《左传》中楚庄王说的那段话。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笔画平正方整,蚕头雁尾。B.结构动静相宜,稳中求变。C.章法参差错落,张弛有度。D.气韵生动自然,收放自如。(2)根据语义,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恃强扶弱②诛暴凌弱B.①诛暴扶弱②恃强凌弱C.①诛暴凌弱②恃强扶弱D.①恃强凌弱②诛暴扶弱(3)请将“止戈为武”四个字用规

6、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上。(1分)答:3.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组建“历史研习社”,面向全校招收社员。小林同学有意加入该社团,并写了申请书。下面是这份申请书的一部分,其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有一句表达得不够得体,请找出来加以改正。(共3分)“历史研习社”是我们学生自己的社团,能激发我们自主研究的动力。我非常希望能够加入“历史研习社”,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水平。本人热爱历史研究,【甲】有比较扎实的史学基础,【乙】贵社若有幸接受了我的申请,【丙】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为社团增光添彩。答:(1

7、)不得体的一句是【】。(只填序号,1分)(2)此句应改为“”。(2分)4.根据文意,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纳兰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甚至于像王国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①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②那种对人生无常、漂泊不定的深切感触,我们也能够知悉③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④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掩饰深情的无奈的哀伤A.

8、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5.默写(共3分)(1)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1分)(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句子是,。(2分)6.如果去绍兴参观鲁迅故居,你会发现那里满眼是绿色,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