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

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

ID:30922274

大小:57.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_第1页
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_第2页
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_第3页
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_第4页
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业建筑遗产更新利用探究综述【摘要】19世纪末,英国最早出现了“工业考古学",它与一般出土文物的考古不同。工业考古学虽然是包括研究更早的前工业和原始工业起源,但是,它更加强调对近250年来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物质性的工业遗迹和遗物进行记录和保护。“工业考古学”这个术语的流行,也就意味着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对工业建筑保护性再利用的研究,并且使人们萌发了保护工业遗产的最初意识。城市老的工业基地失去了经济活力与就业机会,由此产生了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的需求。伴随着产业布局调整和城市结构调整,大量工业建筑及地段遭到废弃成为了“棕色地

2、段”,这些废弃的工业建筑随着历史的推演,即将成为工业建筑遗产或者已经成为工业建筑遗产,也正是我们要对其保护性再利用的。【关键词】建筑;遗产;SOHO一、工业建筑遗产概述本文所研究的工业建筑遗产认定为:工业革命以后,反映人类从事工业活动所留下的具有建筑或科研、社会、历史、技术价值的用于工业生产、加工、装配和维修的厂房,以及为之服务的仓库、构筑物、工业设施、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筑及交通运输建筑。二、国外工业建筑遗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20世纪50年代随着“工业考古”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工业遗产的概念开始被人们熟知。20世纪70年代开

3、始的经济转型,传统工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纷纷的倒闭。遗产保护也从之前的建筑单体和纪念物,转变到一般历史建筑、乡土建筑、工业建筑、城市肌理、人居环境等,使保护范围更广。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的。最有代表性的则当属日本北海道的小樽河运动和纽约的S0H0保护运动。1966年的夏天,日本地方政府因建设6车道的沿海道路,计划将历史悠久的小樽河填埋60%并且威胁到上百栋明治时代的是早仓库群。这一计划引起了市民的严重抗议,他们认为小樽河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构成家乡的独特景观,于是自发开展了对小樽河的保护运动,不但

4、阻止了破坏,而且促成该工业遗产成为“国家重要的传统建筑物群保存地区”。美国曼哈顿的SOHO,在二战之前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经济大萧条后,闲置了大量的厂房和仓库。一批艺术家对其改造,用作艺术创作的工作室、展览空间甚至居住空间。纽约市政府曾计划对该地区的工业建筑进行拆除,改造为现代化的高层写字楼和公寓,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上世纪70年代,市政府终于决定将SOHO区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1969年美国制定了《美国工程纪录法案》。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西方的学者开始明确将这些地区认定为“历史地段”,并把一部分20世纪初的城市工业区规定

5、为历史遗产。1973年,英国工业考古学会成立;同年,在世界最早的铁桥所在地铁桥谷博物馆举行第一届工业纪念物保护国际会议,其后成立了专门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组织,并设立了专门的工业考古奖(1997)。80年代随着许多城市对这些工业地区、工业地段的改造和更新、开发实践,该研究领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城市传统工业类建筑和遗址已被认作是城市的一种特殊景观一一“工业景观”;荷兰在1986年开始调查和整理1850年到1945年间的工业遗产基础资料;法国1986年开始制定搜集文献史料及建档的长期计划;日本在1980年末期开始关心“文化财”中属于

6、生产设施方面的工厂与建筑保存,着手进行普查。2002年柏林国际建协21届大会将大会主题定为“资源建筑”,并引介了鲁尔工业区再生等一系列产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进一步使工业建筑历史地段保护、改造与再生事业引发全世界建筑同行的关注。三、国内工业建筑遗产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相比而言,我国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较为落后。目前,欧洲的世界遗产名录上不仅有教堂等古老建筑,而且包括了工业文明遗迹,其中仅采矿区就有三个,分别位于比利时、德国和瑞典。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亚洲遗产项目大多是考古遗址、宗教神庙、帝王墓葬和皇家园林等。进入90年代,由

7、于城市的发展模式变化与发展速度加快,导致上个世纪兴建的工业建筑和地段等逐渐衰退。城市经济的转型导致“退二进三”的城市改造更新模式,而“退”的正是这些衰退的工业建筑和地段。旧城改造的重要对象也就是工业建筑与地段。上海和南京已经制定了的总体规划目标,上海将要把66.2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进行功能置换。到2010年,66.2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三分之一保留,三分之一改为第三产业用地,最后三分之一向近郊和远郊转移。我国对此领域的研究大致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主要包括城市政府所直接关注的城市滨水区改造开发研究,此类项目多采取”自上而

8、下"的整体运作方式,如许多城市传统的滨水码头区、工业区和仓储用地的改造和一些有识之士、特别是艺术界专业人士对传统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关注等两个方面所开展的研究。我国近年在该领域也陆续发表了许多研究论著,如“旧建筑,新生命一一建筑再利用思与行”(鲍家声,龚蓉芬,1999),“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