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

ID:30925156

大小:13.1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课件 苏教版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国论苏洵苏洵苏轼苏辙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解题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

2、投降。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文章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时代背景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中举例、对比、引用等论证方法。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论题的意图。赂秦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小则获邑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3、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胜负之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日削月割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检查预习lùyìjuéjìdàitǎngliángxuēsàngshuàipùwéishù听课文朗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断句知识点梳理知识归纳——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2)暴秦之欲无厌(3)当与秦相较“暴”同“曝”。读pù,晒,引申为“暴露”,意为“冒着”。“厌”同“餍”。读yàn,满足。“当”同“倘”,读tǎng,如果。⑴其实百倍⑵思厥先祖父⑶可谓智力孤危⑷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⑸至于颠覆⑹后秦击赵者再它的实际数

4、目/实际上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知识归纳——古今异义终究,到…结局/表示另提一事两次/表示又一次它的实际数目/实际上祖辈和父辈/指父亲的父亲⑴不能独完⑵理固宜然⑶义不赂秦 ⑷李牧连却之 ⑸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⑹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⑺日削月割名→状,每日/每月名→动,坚持正义形→动,保全使动,使……退却名→动,礼遇,礼待名→动,坚持到底名→状,按道理知识归纳——词类活用非兵不利,战不善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瑜得精兵五

5、万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终继五国迁灭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武器军队作为成为被,介词治理知识归纳——一词多义军事、战争士兵兵为终终于,副词坚持到底,名→动知识归纳——一词多义暴露,冒着,动词凶暴的,形容词暴霜露,斩荆棘暴秦之欲无厌以地事秦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始速祸焉故曰“弊在赂秦也”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暴犹事事奉,侍奉,动词事情,名词好像还始故起初,副词才,副词所以,因此,连词旧,形容词——一词多义(以)知识归纳(1)不

6、赂者以赂者丧(2)秦以攻取之外(3)以地事秦(4)洎牧以谗诛(5)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6)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7)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由于,因为,介词][凭借,介词][拿,用,介词][因为,介词][用,介][才,连][来,表目的,连](1)斯用兵之效也(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洎牧以谗诛(4)举以予人(5)赵尝五战于秦(6)其势弱于秦被动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宾语状语后置判断句知识归纳——特殊句式状语后置之也为所诛五战于秦弱于秦翻译句子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

7、荆棘,以有尺寸之地。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译文:想想他们逝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点的土地。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译:(他们的)子孙对待它却不很爱惜,拿它来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译:等到太子丹把荆轲(行刺)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

8、了祸患。赵国曾经跟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译: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邯郸成为(秦国的一个)郡,只可惜它用武力却没有坚持到最后。二读课文鉴赏结构之美从一、二节中找出中心句。并分析从哪几个角度论证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1)赂秦(2)不赂者解析一、二两段:而力亏以赂者丧解析第三段,思考:大欲大患固不在战“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赂秦而亏,破灭之道也第三段论证了哪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