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

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

ID:30932178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上水调歌头_明月几时有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必要的文言词语疏通词的大意落实背诵能力目标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品位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感悟词创设的完美意境情感目标理解苏轼因政治失意,手足分离而心情抑郁惆怅,最终心胸开阔豁达的心理变化过程教材分析小序点明创作的时间,背景上片:借月口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下片:用月衬情、旨在怀人、总境豁达、以理遣情教学创意美读品味积累为了培养学生品读诗词意境,提高审美情趣,能让学生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把这节课定位于一一鉴赏诵读课。赏月一一读月一一写月一一晶月教学过程一、赏月导入:请欣赏一组美仑美奂的月亮图片,打开记忆的闸门,搜寻

2、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并朗诵。二、读月1.听读一一听配乐朗诵要求:注意听朗诵的语速、语气、语调、重音、停顿、感情等。2.齐读要求:男生齐读上阕,女生齐读下阕3.译读要求:对照课下注释,读懂词的意思4.点读要求:以“月”为中心,从词中挑选几个动词,放在“月”的前面,构成一组短语,看看苏轼对月做了些什么?(如:问月、归月、怨月、共月)活动一:联系组成的与月亮有关的短语,挑选词中的句子,按下列句式说话:“透过诗句……,我读到了苏轼……”例如:“透过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我读到了苏轼怀念兄弟的抑郁”“透过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读到了苏轼豁达的胸怀。5.自读要求:把

3、自己想象成苏轼,以内心独白式朗读。活动二:请填入一组或儿组反义词《水调歌头》是一曲—而不失__的音乐。(如:抑郁VS旷达、惆怅VS乐观、悲伤VS舒展)6.背读要求:在五分钟内背诵词的上阕或是下阕,也可以背诵门己喜欢的诗句。三、写月欣赏文学作品,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特别是对于诗词歌赋的阅读,还应能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活动三:改写:请将词的上阕或下阕,改写成抒情的散文片段四、品月学习诗词要懂得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月夜》杜甫今夜鄰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听认真听朗诵,正字音,划节奏2.读

4、对照注释读懂诗歌3.找找出两首诗歌意境相通的诗句4.说请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简要赏析&结束语.让我们用音乐来演绎这首流传几百年的中秋咏月词!请听歌曲《明月几时有》本文转口【我的范文网】,原链接地址:http://wl.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注释,通过质疑,小组互动学习,大致了解本词的内容,体会具有生命力词句的思想感情。2.借诵读感受词所描绘的景致和所抒发的感情3.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学会使用本词中的词句,逐步提高在写作时运用古诗词文的能力。教学重点: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2.背诵全文、运用名句。教学难点:1.结合也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2.品味精妙的

5、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学设想教学时按照“读一一品一一背一一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媒体设计教师配乐朗读,播放王菲的歌Illi《但愿人长久》并演示该课文稿。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语设计李白有一首《静夜思》,大家可能都背得出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生齐背)这是一首思乡诗,古诗词中有很多是的。现代还有歌一些也是表达思念之情,让我们先听一首歌(师播放并演示部分文稿)明确:这是王菲演唱的歌,它的歌名叫《但愿人长久》,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吋冇)中的一句,歌词也与木

6、课的内容冇关。(板书课题作者)二、简介宋词词,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这是相对于柳永的婉约派来说的,他的词少了一份缠绵绯恻,多了一份豪迈与豁达。三、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师牛朗读,理清行文思路。(1)简介作者师:苏轼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请哪位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苏轼?明确:①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丄,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

7、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②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③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④学过他的文章,如《惠崇V春江晚景>》、《题西林壁》、《记承天寺夜游》等。(2)介绍写作背景:要求学生齐读词的小序,并阅读注解。教师适当补充,让学生明确本词是一篇中秋思念亲人而生发感想的文章(板书:思念亲人)。虽然他的文学造诣很高,但是他的仕途坎坷,政治上很失意。曾多次贬官,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就是他在贬官时所作,而H当时他与他弟弟已有七年没见(3)让同学们冇感情地散读课文,并结合注释弄清词作人意,初步体会词人的思想感

8、情以及其屮的语气和语调该如何处理。(4)请一同学起来把这首词读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