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同步测试(2)

鄂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同步测试(2)

ID:3094208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鄂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同步测试(2)_第1页
鄂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同步测试(2)_第2页
鄂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同步测试(2)_第3页
鄂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同步测试(2)_第4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八下小石潭记同步测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石潭记复习卷从小丘西行门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才氐,为屿,为岷,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口光下澈,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羌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加点的词语翻译不止确的一项是:()A、心乐之(快乐)B、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C、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气中)D、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心乐之(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3、翻译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止确的一句是:()A、因为这个地方过去太清冷,不可以太久居住。B、因为这个地方过于凄清,不可以过久停留。C、以为它的环境过于清秀,不能太久居住。D、认为它的情境过于冷清,不可能住太久。4、下列理解不止确的一项是()A.第二自然段写潭屮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5、对本

3、文写法表达不止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B、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表面写水,实写游鱼,阳光等。C、作者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D、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Z”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二)1、下列加点的词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悄怆幽邃(凄凉)C、不可久居(停留)D、隶而从者(跟随)A.其岸势人牙差互(其屮)B、不可知其源(

4、它指小溪)C、以其境过清(它,小石潭)D、乃记之而去(这件事)3、翻译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止确的一句是:()A、从小石潭的西南望过去,曲曲折折像蛇一样前进,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B、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曲曲折折像蛇一样前进,有时明亮,有时暗淡。C、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D、从小石潭的西南方向走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的这篇游记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情感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B.本文寄寓了作者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C.全文形似写景,实则写心。

5、D.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用水的清澈來衬托出游鱼的自由自在。5、对本文写法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來写,条理清晰。B、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相矛盾。C、本文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D、作者寄情山水只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一经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來。(三)1、选了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为1•氐,为屿,为岖(水中高地)B、水尤清冽(清凉)C、蒙络摇缀(缠绕)D、鱼可百许头(多,表约数)2、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其境过清”的“以”的意义用法相

6、同的一项()A、全石以为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卷石底以出D、以光先帝遗徳3、选出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感到高兴。)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盖着藤,藤缠着树,迎风摇动,相互连缀,参差不齐,摆来飘去)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石潭的源头在什么地方)4、选出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7、A、本文在写景中传达出作者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提示全文的主旨,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C、本文写水声清脆悦耳的句子是“如鸣佩环”。D、作者开头说“心乐Z”,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有此自我矛盾。5、选出下列说法止确的一项。()A、本文作者是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B、作者描绘潭的概貌的时候,先写潭中的水,然后写石潭周圉的树,其顺序是由外及里。C、潭水的清澄是作者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的描写侧面表现出來。D、文章从止反各个方面烘托出

8、“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静之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