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

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

ID:30946949

大小:5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04

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_第1页
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_第2页
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_第3页
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_第4页
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总结“十一五”以来,阳朔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通过规划引领,大力实施生态示范工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历年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我县生态县创建工作总结如下:一、自治区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基本概况一是全力推进生态县建设。我县于2007年9月编制完成《阳朔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12月,阳朔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阳朔生态县建设规划》,我县生态县创建工作启动。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

2、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决定》(桂发〔2010)4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0)239号)的文件精神,2011年42月,阳朔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并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关于阳朔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将审议意见(朔人字(2011)19号)提交给县人民政府办理。2012年3月,阳朔县人民政府印发了《阳朔县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实施方案》,并按年度制定生态县创建工作计划,将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逐项落实。二是加强生态县创

3、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创建生态县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抽调专人办公,并适时根据工作变动调整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人员,保证创建工作的连续性。各乡镇均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政府将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中,每年对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和绩效考评。三是生态县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自县委、县政府确定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目标以来,全县上下结合实际,按照生态县创建工作的部

4、署,积极开展生态县创建各项工作,生态县建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进一步加强,有效推进了生态县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截止目前,全县9个乡镇、99个行政村中,已有4个乡镇获国家级生态乡镇邙日朔镇于2008年获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命名,为广西首批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命名、5个乡镇获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自治区级以上生态乡镇命名率达100%,市级以上生态村92个,命名率达93%o对照《广西自治区级生态县申报及管理规定(2017年修订)》,符合创建自治区级生态县的4项基本条件,同时,自治区级生态县17项建

5、设指标全面完成。二、自治区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上级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阳朔县迅速行动,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突出经济社会、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紧扣发展主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生态工业方面。一是优化发展布局,建设生态工业聚集区和新型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信息化产业。根据阳朔县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现有工业发展状况,依托贵广高铁、G65高速公路、321国道、S305省道以及漓江的区位优势,综合考虑县域内不同区域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6、,工业空间开发总体布局按照不影响漓江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距原材料来源地近、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的原则进行布局。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积极发展与阳朔生态环境相融合、与农业旅游相促进的新型工业。依托优势产业,加大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力度。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智慧县域各项建设,建设大数据中心和基础支撑平台,加快■互联网”项目建设,逐步实现全县旅游、交通、政务和民生工程的智慧管理和运营。搭建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微信APP和电子地图,开展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7、,推进重点景点景区免费Wi-Fi工作。电子商务发展迅速,100多家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品推介和销售,建成21家村镇网店,建立以销售金桔、蜂蜜和其他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网上电商20多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和支持大理石、竹木制品、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着力发展绿色工业,打造生态工业。加快福利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前期工作,引导葡萄镇葡萄工业聚集区企业有序向福利工业集中区转移。依托旅游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养生健康、生态食品、旅游工艺品加工等生态产业,打造特色生态工业基地。二是严格

8、环境准入,大力整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对落户项目设置“绿色门槛”,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环境违法违规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坚决淘汰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小印染、小酿造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关停生态破坏大的工业企业。对22家采石场和53家大理石开采点的关停整治,生态修复40.9万平方米,漓江两岸生态复绿868亩。启动漓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