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

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

ID:31007750

大小:10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_第1页
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_第2页
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_第3页
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_第4页
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问题于设置 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聚问题于设置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激活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源泉,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线索。本文拟就通过问题的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激活学生思维、锤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启导思维的深刻性、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迸发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教学,涌动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关键词:问题;设置;彰显;灵动;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36-02  发明千千万,起点

2、在一问;  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陶行知  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识矛盾,造成一种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由此可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激活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源泉。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问题能激发学生在潜意识中探索新知识的本能和欲望,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彰显灵动的物理课堂教学,涌动出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巧

3、妙地设置好问题,就能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8  一、巧引故事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巧引故事设置问题,使学生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如:学习《升华和凝华》一课引入时,我先讲述以下的故事:1779年冬,在俄国彼得堡的一个寒夜,市中心一个大厅里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六千支燃烧着的

4、巨型蜡烛,把大厅里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热气腾腾。原来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舞会,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有的人还淌着汗水。正当大家跳得如痴如狂时,一位小姐突然晕倒在地,旁边的人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喊道:“快快打开窗户。”当人们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通入大厅,这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雪花。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厅里的雪花从何而来呢?大家能解释这些问题吗?这样一系问题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去拓宽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

5、思维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二、立足生活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新课标》指出:“物理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引各种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科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的欲望,以及学好物理的愿望。”8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物理教学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所以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采撷生活中的实例设置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探索欲望,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他

6、们对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的体验。如:学习《汽化》一课时,我先设问“平时生活中,大家有什么办法使洗过的衣服尽快的晾干呢?”这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争着回答具体的方法。这时,我从讲台桌下拿出一件湿衣服,笑着说:“谁愿意上来试试看。”衣服一拿出来,教室里气氛活跃,学生们多愿意试试,这个小小的生活化问题的巧引,为本节课的新知识的传授,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也很快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角色。又如:如:学习《摩擦力》一节,我采用“提啤酒瓶的生活事例”进行提问。将一啤酒瓶装满水,在瓶颈上涂上洗洁精

7、或肥皂水,要求学生:仅用手握住瓶颈将其提起,但不能抠瓶口提或倒提,提瓶时间要达到20秒钟。课堂上学生兴趣大起,争先想试。结果同学们根本提不起来,即使力气大的同学将瓶子提起后,瓶子仍从手中慢慢滑落,这个过程激起强烈的学习氛围,从而问题脱颖而出:瓶子为什么提不起来?用什么办法可握着提起?(用纸张垫,用布擦干,用沙土涂手等)课前我预先准备纸、布、沙子等材料,让学生成功体验解决问题,获得喜悦。接着追问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通过互动分析、归纳得出: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进而深入地探讨了摩擦力的方向、大小的

8、决定因素等问题。这样将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社会生活事例作为问题背景,融入抽象的知识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了主动学习的动机。8  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还原物理知识的生活背景,把物理教材上的知识放到生活中来学习,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以此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力。  三、利用矛盾设置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活动  教学中,巧妙地应用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