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

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

ID:3101363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_第1页
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_第2页
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_第3页
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感悟课文中语言的美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着许多优美的语句,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把握,正确加以指导,让学生用心去体会,就能在吸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适时启迪学生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从而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感悟;课文;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16-01  语言是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一个关键,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理解记忆程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学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能促进阅读的深化,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合理运

2、用语言艺术,掌握最佳时机,能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语言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语句的华丽和内容的丰富;表示的形式和手法。语言的美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统一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感悟文中语言的美。  一、从表达的形式上来分析  1、句式排列整齐匀称  排比对偶使语言整齐而匀称,显得不呆板枯燥。如《桂林山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4整齐、匀称而有韵律的三句话,描绘出如诗如画的漓江水的特点。同时运用排比和比喻突出绿得可爱。  2、节奏感强  语言的节奏感不仅给人以视觉的形象,而且给人以听觉的欢悦。朗读时要突出语气轻重、快慢。

3、如《繁星》:“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种抑扬顿挫的声调,很富情感,让人心情舒畅。  3、前后呼应,脉络贯通  美的语言在结构上表现得很完美、丰满。文章像人体,有骨架、血肉和脉络、韧带。如《观潮》一文,以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为线索,这就是骨架,各部分的具体描述是血肉,其顺序就是脉络,过渡和转折就是韧带。由描写涨潮时的壮观景象而展开想象:“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犹如”一词就像连接潮水与想象的韧带,使得脉络畅通。这样的语言生动活泼,饱含激情,令学生精神振奋,听而不厌。  二、语言美表现的思想内容  1、形象性  文章的形象美和意境美都借助于语言的形象。如

4、写景的课文《草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形象性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色调柔和鲜明、意境开阔、诗情画意的画卷。又如写人的课文《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颈带项圈,手提一柄钢叉……”。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  2、联想丰富4  美的语言具有感染力,情感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有的直抒胸臆,如《再见了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以“山高海深”来比喻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感人至深。有的语言表达的意思比较曲折,要读者认真

5、去体味才能感受作者的写作用意,如《温暖》:“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曲折地表达了清洁工人对周总理的无比敬爱和感激。  3、简洁性  美的语言言简意赅,言约意丰,给人以咀嚼寻味的感觉。如《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喜、忧、笑、泪、花、果、香、色八个字蕴含异常丰富,形象鲜明地概括了养花的辛劳和喜悦。有些简洁的语言还有象征意义,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一类语言,诙谐风趣,意思含蓄,语意双关,能增进先生无意记忆。  4、哲理性  语言的美,有时表现在形象的描绘中,富有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教

6、育。如《挑山工》:“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的山道上,一个……。这幅画一直……,多年来不曾换掉它。”是因为“画”中寄寓了作者登山后的感受,做什么事情,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脚踏实地是一定会取得成功的。这类语言,对学生有很强的思想教育。  三、语言具有审美的情趣  如何进行语言的审美教育:  1、朗读4  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进入角色,体会语言的形象美、情感美、节奏美。朗读富于情感的表现,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有助于进入境界,发展语言。  2、欣赏  凡是写景的课文,除了从整体上引导欣赏它的情境之外,还应从词句入手欣赏。如前面所提的《草原》一文,总写“在天底下,一碧千里,”然

7、后写羊群、小丘。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插图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些优美的词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联想、想象  文章构思要借助联想和想象,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常用的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拟人,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如《鸟的天堂》:“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的句子只要抓住“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展开想象,把它拟人化,就能赏析它的语言美了。又如《麻雀》一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