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

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

ID:3102587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_第1页
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_第2页
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_第3页
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_第4页
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链接生活数学 打造魅力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链接生活数学打造魅力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笔者在此略陈浅见。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本身是抽象的。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数学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又是具体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现实、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的生活

2、,在教学中把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到学习数学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来讨论有关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直接相关,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归一应用题”5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1.提问:如果现在要求大家很快地测算出全班40个同学1分钟内一共能写多少个字,你准备怎样测算?(同学们争相发表意见)2.组织讨论,总结办法:可以先测出几个同学1分钟写字的个数,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再乘40;3.进行测试,编出

3、问题:在1分钟内8个同学共写184个字,照这样计算,全班40个同学1分钟内一共能写多少个字?单纯地讲应用题知识是枯燥乏味的,这一教学环节由于再现了生活情境,就改变了原来沉闷、单调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生活经验,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小学生抽象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有困难,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联系生活实例来启发学生思考,把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置于实际生活情境中去,帮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例如,人教

4、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百整千减法”中的连续退位减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当被减数个位上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但十位上也是0时,怎么办?被减数十位是0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10,计算时怎么又变成9了?学生对这两点难以理解。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学生购物这一生活实例为原型,引导学生思考:用100元钱买一本8元钱的本子,售货员阿姨会怎样找钱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总结出这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突破以上学习难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化解教学难点,也有利于学生把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知识。  三、拓展生活实践,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5数学教师的

5、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问题,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习题:王师傅要设计两种密封铁盒,一种是棱长9厘米的正方体,另一种是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的圆柱体,请你帮王师傅选择,做哪种铁盒既省材料,又可以多装东西?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正方体铁盒需要铁皮9

6、×9×6=486(平方厘米),容积为9×9×9=729(立方厘米);圆柱体铁盒需要铁皮3.14×10×10+3.14×5×5×2=471(平方厘米),容积为3.14×5×5×10=785(立方厘米)。通过练习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正方体、圆柱体表面积、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了日常生活中把茶杯、油桶、热水瓶设计成圆柱体的道理,还使学生体验到表面积、体积(容积)计算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结合生活实例,培养探究能力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性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

7、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例分配”5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甲、乙、丙三家合资办厂,由于他们齐心合力,一年共盈利14万元,该怎样分配这些利润呢?  三家投资者的情况如下表: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学生总结了以下分配方案:  方案一:按照三家在工厂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