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融合,讲究实效

合理融合,讲究实效

ID:3114264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合理融合,讲究实效_第1页
合理融合,讲究实效_第2页
合理融合,讲究实效_第3页
合理融合,讲究实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合理融合,讲究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合理融合,讲究实效  摘要:如何杜绝题海,这就要求我们在出试题时要考向明确,在恰当的范围内出一份题量和难度恰当的试题,实现恰当的考察,减轻学生复习压力。而对学生原有“好题”的适度改编,有效融合将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即杜绝了机械类记忆,又体现了试题的多元价值,引导了学生注重过程。  关键词:改编;融合;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7  出题背景: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了八上第一至第五章的内容,在为学生出一份涉及到这五章内容的练习时要出一题与速度计算相关的题目。  灵感来源于以下两道原题:  原题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

2、们的位置如图9-12所示,则图9-13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D)  原题2.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9-4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15__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西__运动。  改编题.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km/h;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运动。B图是从______________(选填“4相同时间内看通过的距离”或“通过相同距离比所用时间”)角度在比较甲乙两车运动快慢。并

3、在v-t图像中画出能正确反映两车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为什么要改编题目呢?  原题在考察学生对于参照物,物体运动快慢以及速度的简单计算方面的掌握情况是很经典的两题,但是也正因为经典,学生在多种场合碰到过。再用这两题作为考察学生的题目显然是不合适的,需要有所改变。  为什么要如此改编题目呢?  原题在考察学生对参照物,物体运动快慢以及速度的简单计算方面的掌握情况时,并没有选择机械的记忆方式来考察,而是数图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对于这些优点统统要加以吸收,所以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大量使用了图形,对我而言这是一种理念的赞同,对学生而言在平时自主练习时也有一定的导向

4、作用。  如此改编的优点还在于不偏不怪,对于平时教学起到“正能量”的作用。学生看到的这道题目,肯定是新题目,因为数据改变了,原来两题现在变成一题了。但又不会觉得很陌生。如果原题在平时就很好很扎实的掌握了,此题是没有太大难度的。所以能让学生体会到吃透平时练习的重要性,体会到什么叫“温故而知新”。  那么此改编题具体考察了学生的哪些知识和能力?  1.能理解能说出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参照物有关。在学习参照物以前,学生对物体是否运动是否禁止是以一种“绝对”的观点来对待的,并且这种“绝对”4的观点可能已经统治了十几年。学习了参照物后,学生开始运用“相对”的观点来

5、看待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但是以两个相对于地面而言在做机械运动的物体中的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分析另外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任然是不少学生的软肋,生活经验的干扰会妨碍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科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客观存在的过程。在考察学生是否科学正确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提醒了学生,引导了学生,进而帮助了学生去形成正确科学思维。  2.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我们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时候思路是这样的:可以用通过相同的距离比时间或者相同的时间内比通过的距离,当通过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怎么办呢?比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即速度。这种思

6、路在接下来的其它教学中也会有所沿用,比如压强的引入,比较物体压力作用效果,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同受力面积时压力大小,或者压力大小相同时比受力面积,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时怎么办呢?比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即压强。等等。所以,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思考问题方式有必要在相关内容中加以考察。  3.针对s-t图像提供的信息在v-t图中正确的表达出。S-t图像中的匀速直线运动表示方式与v-t图像中的匀速直线运动表示方式对很多学生而言容易搞错,这也是一种“想当然”的“惯性”思维在捣蛋,通过此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既是在考察学生,也是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4

7、.能用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  5.能对km/h和m/s两单位进行正确换算。4  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这两年考纲中的考试目标,在运动和力这块内容中,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的计算都有所要求,是初中阶段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从这个角度说有考察的必要。  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课程。我本着注重能力,杜绝机械记忆,尽量将题意表达清晰,考向明确,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的原则,力求在恰当的范围内出一份恰当的试题,实现恰当的考察,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最好通过这种恰当的考察,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注重过程,并延伸至课外让学

8、生乐于探究。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