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

ID:31155800

大小:668.56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1-06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_第1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_第2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_第3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_第4页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精校 Word版答案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急于获取国际支持2.社会学家费孝通

2、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3.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3、。其评论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4.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30-5.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

4、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6.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7.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

5、问题的日内瓦会议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8.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9.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文化大革命一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

6、义市场经济-30-10.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入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核国家时代开始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11.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A.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B.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C.全面纠正“文革”的错误D.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12.右图为商

7、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3.有学者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受着考验,经历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据此,可以理解为它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C.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4.19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使本次修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据此可知,这次修宪“新”在A

8、.凸显了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