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ID:31159722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_第1页
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_第2页
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_第3页
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_第4页
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析《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摘要:忧患这个词虽然出现在战国中期,但是论其由来,殷末周初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这种忧患意识作为我们今天居安思危,严谨对事的至妙的法宝,无论是对我们今天的工作学习,还是对我们的文学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对《诗经》中忧患意识的分析,诗经中由忧而患的这种情绪,既可以作为我们疏解情绪解决问题的一种借鉴和思路,也可以作为美学上的一种享受。  关键词:诗经;忧患意识;影响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44-02  一、诗经的忧患意识的由来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随着

2、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的人格品行出现的时候,忧患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就像严复所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实际上,忧患这个词语确切的被提到是在战国中期的时候,但是我们考虑事情还是需要带有历史观的,虽然在战国中期的时候,才有《周易.系辞》:“《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优患乎?”但是,其何所由来,才是我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诗经作为之后的儒家经典,儒家的孔孟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大抵上也是与诗经离不开的。6  诗经的忧患意识的来源与周初统治者的忧患意识是分不开的,诗经不仅仅是统治者作为祭祀之用,实际上当初周王朝初步建立,四海升平一派祥和

3、,除了对自己的大业歌颂的同时,统治者也有着深深的忧患,我们不妨从《敬之》中略窥一二:“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统治者初步掌握政权也在思考着商朝是如何覆灭的,于是对自己的王朝也有着深深的忧虑,透露出对周王对自己王位的忧思。  除了在起初的统治者统治的过程中就融入了这种信号这种因素外,王朝动荡不稳也是这一时期,忧患意识如此浓烈的原因,周朝的衰微,诸侯的并起,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爱国之士,受累之辈,对于这种现状都有着很深的忧患,患生命之轻,患国家之衰,

4、患黎民之苦,各种情绪都在这动乱之中表露无遗。在此后的诗歌创作中也大多把这种东西习惯性的反映进诗歌当中,以后的诗歌创作中,忧患意识也有意识无意识的影响着创作者们,几乎形成了一个传统。  二、诗经中忧患意识的种类  细细品味《诗经》中的忧患类别,大抵上有一下几种类型:  (一)忧患国事6  虽然诗经中的《周颂》基本上描述的是统治者祭祀先祖的乐歌,这一方面是能说明统治者为了炫耀自己功绩,但是也不仅仅是这样,追忆先祖是为了时刻回想而今景象来之不易,原本周朝也只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国,按照以往的礼数来说是不能够反叛的,但是殷纣不施德行,残虐百姓,俗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5、助,周朝是在商朝不断虚弱的情况下,受到其他诸侯国的推举才能开创自己的千秋基业的。但这本身对于周朝的统治者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那就是商朝由于统治残暴,虽然有礼数的约束,最终仍然难以逃避灭亡的命运,自己王朝会不会重蹈覆辙是周朝的统治者担忧的大问题,所以这种隐忧实际上就带入了《诗经》当中,故而,《周颂》虽然是祭祀祖先的诗歌,但是我们能看到的也是周朝统治者恭谨忧患的体现。作为对历史的一种深刻的回忆,就像《多士》中写道:“尔殷遗多士!弗吊昊天,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终于帝。肆而多士!非我小国敢戈殷命。惟天不畀允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

6、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惟天明畏。”足见周王朝的忧虑之深。到了西周的后期,政治动荡,赋税苛重,人民生活日益窘迫。贵族们也都纷纷认识到这种局面的重要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他们也在其诗歌中流露出对周朝命运的担忧和对改革的期望。正是在这种时候,一些有见识的贵族开始写了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诗歌,大雅中的《王风?黍离》云:“彼黍离离,彼筱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如果说这是贵族的典型忧国之作的话,那么《小雅?正月》:“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

7、,天夭是?。哿矣富人,哀此?独。”则表现出了对国家命运,人们生活的深深忧虑之情。诸如表达此类的感情的还有《大雅》中的《板》《荡》。  (二)忧患生命6  政治的动荡风波不断,生命的陨落就像焚烧的草芥,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渺小,面对苍莽的宇宙,沧海一粟之感倍增,生命的脆弱感也越来越强烈;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这动乱的世道打乱了他们原本的人生规划,流露出了感怀伤时的情感,在这个缺乏安定环境的年代,人们都有所希冀,都有所盼望,而这种盼望,在不断的现实冲刷中也变成了忧伤,在患得患失之间,无数的诗篇就带着这种独特的情感,知道今天仍能触动我们的情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8、、“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正是这完美的写照。更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