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

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

ID:3116030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_第1页
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_第2页
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_第3页
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诵读经典诗文 提高人文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诵读经典诗文提高人文素养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智慧卓然已是世界公认的,在世人争相学习汉语,研究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作为国人自己,却没有认真学习和重视,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1995年初春,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等9位文化界名人发出《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紧急呼吁》指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悠久,绵延至今,但是当前却有中断的危险。传承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那些经典古诗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无数文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学生在诵读中

2、,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文化,还可以提高人文素养,找到智慧灵光,对话圣贤,为成长提供长久的精神润泽。  一、体会爱国豪情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民族情感。在这些诗文中,那些矢志爱国的慨叹令人动容。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居无定所,以舟为家,在老病的情况下,倚栏远望万里关山,并非慨叹身世漂泊,而是为山河动荡涕泗滂沱声泪俱下

3、。陆游也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诗句,骤起的风雨,震响了罢官归隐的六十八岁老人的心弦。“卧”而“僵”,“村”而“孤”4,显示出诗人的衰朽艰难,但诗人未沉湎于一人的否泰荣辱,依然“尚思为国戍轮台”,年近古稀又卧病,犹不失当初马革裹尸的“平胡壮志心”(《新春》),其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读来让人动容,让人心潮澎湃。  在经典诗文中,表现爱国情感的作品数不胜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临终遗愿(《示儿》);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

4、?其四》)的豪壮誓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的壮烈誓词;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的壮志豪情;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六首(其一)》)的慷慨陈词;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殷殷期盼……无不寄寓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学生诵读这样的经典诗词,就能感受到先辈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发豪情壮志,受到鞭策和鼓舞。  二、感受思乡情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中

5、国地域广阔,在迁徙漂泊中,对故乡亲人的惦念是无法割舍的情怀,它温暖着漂泊的游子,为他们的思乡之情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凄清婉转的笛声,饱含离情别绪,引起游子无限的思乡之情;“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王维把对故乡的思念,具体化为一株凝结了作者无数生活往事细节的梅花,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寄托在这棵不会说话的梅树身上,言有尽而意无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王湾《次北固山下》),在

6、时日交替,匆不可待的客路上,诗人托大雁捎一封家书,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表达的是望乡而不得的愁绪;“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写的是佳节思亲的情怀;“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贺知章对比湖波不改,表达物是人非的感伤;“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思》),张籍借助一个寄家书的细节,刻画了作客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7、;“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岑参表达的是作者对长安亲人无限眷恋的深切情感……这滴滴乡曲,点点乡情,都流露出诗人对故乡亲人的真挚感情。这些诗文的诵读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感恩和亲情教育的过程,让他们学会珍惜故土,友爱亲人。  三、濡染高洁品性  在我国的经典诗文中,有许多诗作都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品性和理想追求,诵读这样的诗作,就是结交一些品行高尚的朋友,与圣贤诗书为伴,对品行修养是很好的磨砺。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中学

8、得诗人克服重重障碍直达理想彼岸的精神力量;他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更是诗人远大抱负的直接书写;从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学到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从陆游的“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学到至死不渝的品格坚守;从龚自珍的“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学到无悔的奉献精神;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