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

ID:3116096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_第1页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_第2页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_第3页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_第4页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问题的有效设置  【摘要】教师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要善于把握教学中的疑问和疑点,使阅读课堂活化起来,以利于促使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未曾预约的“精彩”给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带来无限的魅力。  【关键词】目标性;生活性;探究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落实和实现这一要求,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中精心设问。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问好动,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但他们提出的问题

2、往往会偏离主题。所以,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现有的知识经验,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寻找他们思维的兴趣点,设问到关键处,让他们主动地有效地参与学习。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贴切的目标性  教师在备课和课中给学生制造的“障碍、鸿沟”,一定要联系课文本身,紧扣教学目标,服从教学活动的需要,并结合它在所处单元中的“位置”进行设置,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向性和目标性。这“三性”要紧扣“三维”目标,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的和谐协调的共同提升。如,在教学《有趣的发现》中,我是这样引导下学生的:5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我们一起读课题。(齐读、指名读)  师:(评价学生的读法)

3、你把“有趣”读得很好,你把“有趣”读得很重,你把“有趣”读得很长。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聪明的小脑袋里会冒出哪些问题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相互交流一次;这样一问,紧扣主题,目标明确,看到题目想到什么)  生:发现是什么?  生:这个发现有趣在哪儿呢?  生:是谁发现的?  ……  就这样,我在指导学生读题后,评价并强调本文要注意“有趣”这个词语,这不仅是一种朗读指导,而且为学生的提问作了一种思想上的导向,防止学生的提问漫无边际。学生的问题正是本课要探讨的问题,解读课文的突破口由此形成。  再如《大禹治水》中的“治”,就可以分解成小目标:1.大禹为什么要

4、治水?2.大禹治水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他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3.大禹在治水后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4.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老百姓是怎么感谢他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用“心理视线”去读书,使他们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同时,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在探究中认识到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培养学生为别人造福的观念。  二、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生活性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

5、促使学生自我探究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践为契机,设置有效的问题,调拨他们的知识内存和生活经验进行组合来解决语文问题,体验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把知识返璞归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理解“人”的生活意义,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如教学《狼和小羊》时,我们可以结合社会中部分不良现象和学生们在平时遇到的突发情况,设计问题,启发想象:如果你是小羊,你怎么与狼斗争?在上学或放学的途中,遇到坏人,你怎么办?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深入探究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同时,又让他

6、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丰富并重组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  三、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再由新的已知到新的未知的探究过程。所以,我们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联结点和关键点设问,组成逻辑关系紧密的且有实用性和一定梯度的问题或题组,将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从矛盾冲突中揭示出来,并作为新信息传递给学生,驱使他们进行合作探究,让他们参与讨论和辩论,使学生思维的触角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由表及里地触及事物的本质,同时滋生出“新问题”。如教学《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设计这样的问题:“既然挑粮食上山这么重要

7、,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5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什么?”,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情感,又体现了价值观,也使学生萌生出新问题:朱德的一个“做”,又能表现了什么?进而投入到更加深层次的探究中。  四、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为提高学生的现实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开放性问题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要根据语文课程及教学特点多设置“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解答方法多元的问题,或者设计一些综合性、包容性较大的,需要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拓展思维,发散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

8、思维品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