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ID:31176392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_第1页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_第2页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_第3页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例谈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育渗透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美育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小学语文课标》提到,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课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语言知识教学的传统做法,在进行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渗透美育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人文素养。以下,笔者就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  一、品词析句,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美的内涵  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用词精练、语言精美的典范。这些文本既是进行智育的范本,在教

2、学中也可以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之美,丰富他们美的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们要从文本的词语教学入手,与学生一起在词语品读中发现美、品味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全篇文章描写了桂林山之美、水之美,然而,通读全文没有一个“美”字,作者是怎样实现这样的描写目的的呢?在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品读全文。然后,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如何描写漓江水之美。作者抓住了漓江水的“静”――静得感觉不到流动、“清”――清得看见江底的沙石、“绿”――4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给人描绘了美妙绝伦的美。学生从中不仅感受到了水之美,更体验到了文字之美。接着,我再让学生说说,作者是

3、如何描写桂林山之美的。学生从上面得到启发,发现作者是从“奇”、“秀”、“险”三个角度,通过恰当的修辞手法,给人展现了桂林山之美。  在这节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文本词语、描写手法的品味,感受了山清水秀、风光绮丽的桂林山水之美,如进入了一幅美妙的图画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也提高了人文修养。  二、引导想象,不断拓展文本意境美的特质  文章的美,还在于通过词语构建的情境,给人创造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在其中获得美的体验,这就是文本的意境美。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受到的约束少。在文本品读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不仅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培

4、养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文时,文章对山里孩子们艰苦的上学环境进行了描写,他们起早贪黑,每天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上学的路上。在教学中,我抓住文中短短的几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和想象,进入文本创造的情境。(1)在上学的路上,山路的情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指出通过“变绿了、变紫了、变红了”三个词,写出了孩子们经过一段很长的上学路,从天黑走到“天空醒来”。(2)孩子们放学回家的路上情景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又抓住景物渐渐“变黑”4,月亮出来,感受到回家要走过的一段长长山路

5、。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身临其境般进入了文本创造的情境,感觉到孩子们上学的艰辛,然而他们却每天都坚持不懈地走在这样的山路上。通过文本描绘的朦胧美景,又体会到孩子们为了山村美好的未来,以苦为乐的心境,实现了教学的效果。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我通过文中的几个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想象,带领学生进入了文本创造的意境。在品读中,学生既获得了美的体验,也通过与山村孩子上学的对比,提高了自身学习的目的性。  三、感情朗读,充分体验文本情感美的价值  文章是作者情感的寄托,优秀的文章通过其中的丰富情感吸引读者,感染读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抓住文本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

6、情感交流,品味其中的情感美,从而提高阅读兴趣。在品读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读出情感,提高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分生命》一文时,本文通过小男孩要与自己的妹妹平分生命的故事的描写,给人展示了一个崇高的孩子形象,描写了血浓于水的情感,催人泪下。在教学中,我抓住这样的情感脉络,通过几个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品读。(1)小男孩抽血怕吗?为什么?(2)在抽血时,小男孩为什么要微笑?(3)你怎么理解小男孩再次挽起袖子,要抽一半血给妹妹,与妹妹“平分生命”?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合作讨论,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深深地感受到了小男孩身上的那股勇敢、坚毅,对妹妹的爱,懂得了亲情。然

7、后,我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的质量就出来了,实现了美读的效果。4  文章的情感是隐含在文字后面的,在阅读中,只有入情入境,与文本的主人公、与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才能读出这样的情感美。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我抓住文中的几个片段,让孩子们通过问题思考,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走进文本,感受文本的美。在他们再次阅读课文时,自然地将文本的情感通过阅读表露出来。  总之,语文课程是进行美育的重要载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