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

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

ID:31214486

大小:56.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_第1页
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_第2页
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_第3页
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产业体系改革1文化和文化产业化1.1文化现代的学术理论研究中,对于〃文化〃的定义阐述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之分。〃文化〃在广义上的定义是指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及精神文明的总称,并重点指代精神文明。而从狭义上来看,〃文化〃特指包含社会主观意识形态等内容的认知,涉及领域众多,包括思想道德、艺术、文学、宗教、哲学、政治、科学技术、风俗等。1.2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化形成的前提是以文化为内涵的系列产品实现商品化。一旦进入商品制造和流通阶段,无论是无形状态还是有形状态,文化商品都首先具备独特的属性,包含长期劳动过程的积累,同时凝聚制造者的艺术灵感。文化商品与其

2、他在经济市场环境中存在的其他商品都是类同的他们必然结合了具体的体力与脑力劳动,从而创造了商品的社会流通属性,也创造了商品的必然价值。既包含体力劳动影响下的使用价值,也包含脑力劳动影响下的价值。文化商品的创造者们通过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从而获得了必要的劳动补偿和报酬,不断推动文化产业的构建与发展。2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2.1文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魅力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常态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无论是哪种工作领域的人们都开始认识到文化作为精神化的社会财富。企业从最初的盲目寻找发展模型追求规模扩张和经济利益,到现在积极构建自有企业文化,定位市场角色。这正是文化的力量在其中产

3、生的巨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无法忽视文化这样的软实力,帮助企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帮助企业牢牢抓准当前和未来的市场发展动向,把握机遇,立志创新走文化兴企之路。成熟的文化产业包涵文化内容、技术力量、公共服务、运行资本四项最为核心的要素,他们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过程中,文化内容激励着社会不同形态的物质需求,技术力量左右着实体经济的产业发展形态,运行资本的规模和具体分配决定着当前市场的发展规模,而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项目则成为了决定企业创造事业的成败关键。通过文化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发展更加灵活,在机遇与挑战中寻求最佳定位,展现自己茁壮成长的魅力。2.2文化推动市场经济稳定

4、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文化商品的制造和流通,大多数的文化商品都属于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文化服务机构的设立,也可能仅仅是作为面向大众群体的非盈利性组织,意在丰富大众的日常生活内容。当然,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产物,文化又具有经济产业的本质属性,对于积极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的企业而言,企业能够正常通过产品的投入和产出过程进行必要的核算和循环,从而保障企业的I厮U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所赋予的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并且在不断的融合中影响着社会发展众多领域。现阶段,人们通过各种政策扶持和必要的项目规划加强对文化产业理论和实践,积极探讨对当前文化产业体系进行必要的完善与革新,是

5、实现市场经济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3文化体系改革的具体策略3.1文化体系的改革首先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持(1)律法政策。国家和区域都应该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条例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改革,通过法律更为规范和强制的形式,确定文化产业框架与基本制度,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法,构建必要的文化体系改革基础。(2)财政政策。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改革,都应该确保经济5000年的文化历史在新时代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又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跨越,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并获得来自于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收益。国家应该从财政政策上持续加大开设专项基金等方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区域性财政自理,强调对财

6、政扶持政策的创新。利用经济发展的相关原理,探索现代金融工具运用于传统财政手段的新模式,实现在经济市场运行中盘活财政资金,缓解文化产业相关企业在资金上的融资难题和周转困局。(3)税收政策。文化的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补给,因此带来的科技税收比例也在相应增加。应该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中关于科技创新面的税收政策,既要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又要灵活全面地控制科技成果实现文化转变的税收增值。在文化产业中,微漫产业、数字电视等新兴事物应该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才能更好地支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必要地提升国民经济汇总的非营利性文化组织、公益性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的地位,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减轻负担,

7、推动公益建设。而涉及国家战略的相关文化产业,要积极重视,在税收政策上也应该立项专收,在支持战略性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同时带动外围产业发展。(4)人才政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注入和培养。对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积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培养基础资源,合理控制人才培养规模和形式,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宏观面的调控,还是微观面的实践,都要推动人才培养达到产业发展的标准。对于本土人才要积极培养,对于未来人才的引进和吸纳,也要在政策上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