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ID:31226426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_第1页
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_第2页
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_第3页
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_第4页
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康定斯基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摘要]康定斯基在绘画语言、结构以及深层意蕴方面,在现代绘画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然而,他的这番努力以及创新在胡塞尔的现象学里得到全方位的解释。康定斯基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当中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犹如20世纪初西方现代绘画发展的一支强心剂。  [关键词]康定斯基格式塔美学  [中图分类号]J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0-0109-02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定义和内容  格式塔心理学是以胡塞尔现象学和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为哲学基础,借鉴物理学中的“场”学说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的基本观点是:“知觉

2、本身具有天赋的结构形式;这些天赋的结构形式原初地倾向于把对象把握为一个整体,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思是“完形”,“形”在这里是指人的知觉经验中形成的一种意象组织和结构,“完形”是指心理活动中“形”的整体性,这个“形”的整体性不是事物本身原有的,而是由知觉活动组成的经验整体,是知觉构建的结果。1890年,奥地利心理学家艾伦费尔斯在《论格式塔性》一文中,根据康德的“知性动作的完整性”概念和马赫的“客体的位移不会使直觉改变”的思想,通过对一组音乐曲调的分析提出了“格式塔”6的概念。他认为连续乐音的简单相加不能构成旋律在知觉上的特性

3、,格式塔的知觉不是由个别的感觉元素决定,而是取决于感觉元素所组成的整体。其后,格式塔心理学被用于分析美学和艺术问题,形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美学。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格式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对象的完形结构,它是事物本身各种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视觉本身的完形结构,即视觉本身能够将视觉材料把握为均衡的整体,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就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格式塔。格式塔美学家考夫卡认为艺术作品就是一个格式塔,因为在艺术作品中,主客结构消融于一个统一完整的格式塔中,“艺术品是作为一种结构感染人们”,正如胡塞尔所阐述的:“感觉者相对位置的每一次改变都变化了他的感觉,不同

4、的人在同时感觉同一对象时也会有不同的感觉。但是,对于感觉的表达意义而言,就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意义是不受个别感觉的差异影响的。”他认为,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优格式塔”,不仅是各部分的统一体,而且具有独特的性质,对它局部元素(如一幅画的线条、形状、色彩)的任何改变都会影响它作为整体的性质。这里“格式塔”其实就是一种形式,这种构成形式当中它是以整体的表象出现。这里提到的“艺术品是作为一种结构感染人们”与以往“艺术品通过主题思想、精神来鼓舞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作品的创造在开始的时候已经定性,然后用一个模型把它完善,而对于这个模型的效果,观者的感受也必须是一样的,这实际上是

5、一种违反唯物论的主观行为。  二、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特点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如果运用于具体的艺术作品的分析中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作品本身的蕴含的寓意,二是观者的视觉经验感受,这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6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还借助现代物理学中“力”和“场”的概念分析艺术问题。如阿恩海姆认为“艺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之上,而知觉又是对于力的式样和结构的感知”。在他看来,把握艺术品的结构在于把握内含于艺术作品中力的结构,作品中的力由线条、位置、色彩、形状等元素引起,以视觉为媒介,力与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各种力中,有主导的力,也有辅从的力,艺

6、术作品的优劣取决于作品中各种力的不同配置。各种力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一个“场”,艺术就是一种力的格式塔。所以他说,艺术的意味既不源于“对象自身的固有性质”,也不源于“感情的移入或投射”,而是以一种“力的结构”和“力的图式”展现出来。这正符合胡塞尔的观点:“所有那些被我们在心理学的最宽泛意义上称作心理现象的东西,自在和自为的看,都只是现象,而不是自然。”他同时认为,这种力的结构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同样有意义,他举了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为例,如表现一种“忧伤”的状态,人们通常认为一株摇曳的垂柳是带有忧伤的色彩,“因为垂柳枝条的形状,方向和柔软性本身传递了一种被动

7、下垂的表现性”。而舞蹈学院的学生在用形体表现“忧伤”时动作也普遍呈缓慢、低沉、曲折的柔弱状,且动作幅度小、方向多变。阿恩海姆由此得出,垂柳和学生表面上异质,却同时具有与“忧伤”状态同构的格式塔,因而两者存在同形(场)同构(力的结构)的关系。  “力”和“场”的概念宣布了艺术作品自身的寓意性和构成规律性以及客观存在的视觉感受,这与传统的“主题先行”6的绘画理论是格格不入的。同时也从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现代主义绘画的鲜明特色。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按照自己固有的结构支撑、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呈现在观者面前。而观者是否能领悟到其中的意义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不与观者的意志为转移

8、。而以往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