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大师净宗法要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

ID:31257138

大小:277.6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1-07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_第1页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_第2页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_第3页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_第4页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憨山大师净宗法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净宗法要憨山大师著近今修净业者多矣,然有效有不效,生死根株未断故也。偶读梦游集,见其策进学人处,直抉病源,语语痛快!虽从上诸祖竭力提唱,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因摘录此册,俾净业行人得有切实下手功夫,不致虚度光阴,有名无实;亦令知生死大事,断非浮沉悠忽者所能希冀也。同人赞助,愿共流通,用付剞劂,以广法施。赵钺谨识。···净宗法要憨山大师著再版序一、示优婆塞结念佛社二、示容玉居士三、示刘存赤四、示玉觉禅人五、示董智光六、示嵩璞恩山主七、示念佛切要八、示袁郑二居士九、示性觉禅人十、示西印净公专修净土十一、示修净土法门十二、示净心居士十三、示沈大洁十四、示盛莲生十五

2、、示无知鉴禅人十六、示大凡禅人十七、示凝畜通禅人十八、示等愚侍者十九、径山禅堂小参二十、示念佛参禅切要二十一、示慧镜心禅人憨山大师进修法要附再版序净宗法要一书,原出于憨山大师全集,憨山大师为明代高僧,至今肉身不坏,与六祖慧能大师肉身同在广东南华供奉,其所述全集共五十五卷。今之净宗法要,乃清道光赵钺居士自全集中所选录出,内容精简,开示习禅修净学人,句句踏实真切,大师确实修行过来人也。民国三十九年冬,余往香港大屿山宝莲寺禅堂时,一日忽从废纸堆中发现此书。虽已破旧不堪,而其封面净宗法要四字夺人眼目,即时披阅一遍,心大欢喜,生难遭想,全身毛孔一时通畅,不可言喻!内心

3、叹为希有法宝。全书法语二十一篇,另加书前附文一篇,共成二十二篇,精要开示,随身法宝,至今已有四十二年矣。近又再读再喜,决心再版以供诸方大德法侣共沾法益,藉此以明修行要旨,以期早日见性明心,最后同登西方上品莲也。佛历二五三六(一九九二)年佛欢喜日旧金山般若讲堂智海谨序憨山大师净宗法要近今修净业者多矣,然有效有不效,生死根株未断故也。偶读梦游集,见其策进学人处,直抉病源,语语痛快!虽从上诸祖竭力提唱,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因摘录此册,俾净业行人得有切实下手功夫,不致虚度光阴,有名无实;亦令知生死大事,断非浮沉悠忽者所能希冀也。同人赞助,愿共流通,用付剞劂,以广法

4、施。赵钺谨识。一、示优婆塞结念佛社惟吾佛出世,说法利生,四众人等,各皆得度,随机教化,各有方便,普令获益,是故法有千差,源无二致。然以佛性而观众生,则无一生而不可度,以自心而观佛性,则无一人而不可修。但众生自迷而不知,又无善知识开导,故甘堕沉沦,枉受辛苦耳!余蒙遣雷阳,复来五羊,有善士某某辈,十余人作礼,愿乞教授优婆塞五戒法,余欣然应请,即为羯磨,自是归心日诚,听法弥笃。余哀其未悟,愍其不达造修自度功夫,因授以念佛三昧,教以专心净业,痛厌苦缘,归向极乐。月会以期,立有规制,以三时称名礼诵忏悔为行,欲令信心日诚,罪障日消,必以往生为愿。果能此道,虽在尘劳,可谓

5、生不虚生,死不浪死,岂非真实功行哉!然佛者觉也,即众生之佛性,以迷之而为众生,悟之即名为佛。今所念之佛,即自性弥陀,所求净土,即唯心极乐,诸人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出现,步步极乐家乡。所以道:心净则土亦净,心秽则土亦秽,一念恶心起,刀林剑树枞然,一念善心生,宝地华池宛尔。由是观之,天堂地狱,又岂外于此心哉!诸善男子!各谛思维,应当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况日月如流,时不可待,倘负此缘,当面错过,大限临头,悔之何及!各宜努力珍重珍重!二、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

6、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死之所不变,代谢之所不迁,直超万物,无所终穷,故称无量寿。此寿非属于形骸修短,岁月延促也,吾人能见此性,即名为佛。吾人苟知自心是佛,当审因何而作众生?盖众生与佛,如水与冰,心迷则佛作众生,心悟则众生是佛,如水成冰,冰融成水,换名不换体也。迷则不觉,不觉即众生,不迷则觉,觉则众生是佛。子欲求佛,但求自心,心若有迷,但须念佛,佛即起觉,觉自性光明,挺然独露。从前妄想,贪嗔痴业,当下冰销,业垢既销,则自心清净,脱然无累。此所谓心净则佛土净,事心之功,无外乎此;净土之资,亦不外于是。三、示刘存赤经云:凡

7、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由是观之,众生与佛,本来无二,所谓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但心净是佛,心垢即众生,生佛之辨不远,只在心垢灭与不灭耳。以此心本来清净,但以贪嗔痴慢,五欲烦恼,种种业幻,垢浊障蔽,故名众生;此垢若净,即名为佛,岂假他力哉。无奈一切众生,无始业障深厚,烦恼坚固,难得清净,必假磨炼之功,故参禅念佛,种种方便,皆治心之药耳。众生心垢难离,必须工夫精勤调治,垢去心明,故说众生本来是佛;非一向左烦恼垢浊之中,妄自称为佛也。参禅看话一路。最为明心切要,但近世下手者稀,一以根钝,又无古人死心;一以无真善知识决择,多落邪见。是故独于

8、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为稳当法门。若以念佛话头,蕴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