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

ID:31274376

大小:11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_第1页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_第2页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_第3页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_第4页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商业银行集团关联客户信贷风险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集团关联企业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该类企业的四个特点,即关联交易的频繁性、连锁性、隐蔽性和突发性;接着从政府、商业银行、集团关联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信贷风险产生的诱因;最后从规范法规制度、完善内部授信管理制度、协作多方建立集团关联企业发现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给出防范信贷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集团关联企业;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一客户发展成为集团关联企业。集团关联企业凭借独一无二的品牌效应、雄厚的资金实力及抵抗市场风险的优势,已迅速发展成各大商业银行重点拓展的客户群体。他们在给商业银行带来

2、巨额利润的同时,由于其自身交易的关联性和复杂性,对外信息透明度大大降低,信贷风险逐年攀升,银广夏、蓝田集团、欧亚农业、南海华光、啤酒花、三九集团、德隆集团、科龙电器、华源集团等上市公司经济案件的相继爆发便是佐证。因此,如何防范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是摆在各大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集团关联企业的概念9  根据银监会颁发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行集团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一是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二是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三是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共同直接控制

3、或间接控制;四是存在其他关联关系以致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按照风险尽责原则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  由上述集团关联企业的界定可见,既有因投资关系在股权或经营策略上具有直接或间接控制与被控制而形成的投资型关联(如母公司及各子公司),也有因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为主要投资人或担任关键管理人员而形成的关系人关联,还有因借贷或互保形成的债务型关联。集团客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可能是上述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体。  二、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特点  从广义上来看,信贷风险是指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经营目标与实际发生偏差,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来看,信贷风险

4、是指企业到期不能履行协议,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联交易的频繁性  集团关联企业之间的从属关系,导致企业之间发生大量的关联交易。一方面,关联企业的资产或者利润通过关联交易被不正当转移,从而银行债权被架空;另一方面大量的关联交易成为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器,比如虚构关联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从而达到提高营业收入的目的,以非公允价值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的转让、出售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等。  (二)连锁性9  与一般客户相比,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的连锁性更强。这是因为一般客户通常采用抵押或质押的方式贷款,而集团关联企业之间一般是采用担保的方式

5、贷款。在集团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的问题非常突出,这样使得任意一个借款主体出现经营困难,都将形成多米诺骨牌式连锁反应,最终造成整个集团公司或集团公司之间的整体风险。  (三)隐蔽性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方面,由于雄厚的资金实力及强大的资金调度能力,集团关联企业之间经常通过拆分、整合等手段故意流转资金从而达到虚增资本或虚减资本的目的。财务报表的虚假性,给商业银行判断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核实真实资产带来了一定难度,从而延缓了信贷风险的暴露。另一方面,集团关联企业经营区域广、关联企业多,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信贷关系,以优质项目作为贷款的载体获取

6、贷款后通过内部财务中心调配使用,脱离银行对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个别集团客户还存在异地贷款现象,从而导致多头贷款风险加大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四)突发性  由于集团关联企业的信贷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风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被发现,但积聚到一定程度,若遇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将会导致风险的突发。而集团客户间关联交易频繁,风险发生的连锁性加剧了风险的突发性。  三、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诱因9  集团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府层面的政策导向原因,也有商业银行层面的原因,如管理体制、、高素质人才缺失、信息不对称及同业竞争等,还有集团关联企业自身的原因,如盲目多元

7、化扩张、过度融资、互相担保、道德风险等。  (一)政府层面的原因  从政府层面来看,一方面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的短期增长。他们不顾企业自身的实力,盲目要求企业"多元化"、"跨越式"发展,只关注企业为GDP贡献了多少百分点,为政府创造多少税收,而不考虑企业发展是否健康。另一方面,国家政策法规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这种干预力度较之于西方社会将更大。比如在重大项目投资上,有些政府召开项目推介会,这些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