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ID:3137376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9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_第1页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_第2页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_第3页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摘要阐述了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选育经过,概述了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20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8-0033-01  近几年,我国花生产业进入发展最快的时期,尤其是东北花生产区,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生生产和出口地区。目前,吉林省花生年种植面积平均16.675万hm2以上,成为第四大作物。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2010年育成珍珠豆

2、类型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吉花7号是于外引资源徐9505群体中发现并选取优良变异株,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品质较优、对黑斑病、褐斑病的抗性为中抗,对网斑病、根腐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等特点,2014年1月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登记(吉登花生2014003)。适宜推广区域为吉林省花生主产区。  1选育经过4  2004年收集品种资源,并进行统一编号,其中徐9505(由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所引进)的编号为04JS-25;2005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试验地进行种植和观察,于生育中后期在04JS-25群体中发现2株变异株,单株收获后进行系统编号04JS-25-1

3、和04JS-25-2;2006年结合室内考种,将入选的变异株04JS-25-1田间种成株系,继续进行个体选拔,编号为04JS-25-1-1~04JS-25-1-n;2007―2009年继续进行系统选育和编号,同时对稳定的系统于海南扩繁;2010年进行院内品比鉴定,将04JS-25-1-8-10-5-3这一品系暂定名为吉花08-25;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进行院内生产示范并扩繁原种、参加吉林省花生区域试验、参加省花生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2特征特性  吉花7号属早熟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株型直立,侧枝长32.4cm,主茎高29.4cm,分枝数5.7个,花冠淡黄色;叶片

4、椭圆形,生育期为125d。果皮黄白色,网纹较浅,果腰较浅,串珠形,百果重121.2g,2粒果居多,1kg果数1027.7个、仁数2172.3个,出仁率为65.7%;百仁重46.5g,籽仁卵圆形。  2012―2013年经接种及田间自然鉴定,对网斑病、根腐病的抗性达到高抗水平,对黑斑病、褐斑病的抗性为中抗。2013年进行品质检验测试分析,粗脂肪含量48.85%,籽仁粗蛋白质含量26.29%。  3产量表现  2012年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3134.6kg/hm2,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4.00%;2013年区域试验荚果平均产量2253.4kg/hm2,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4.0

5、0%;2年平均产量2693.8kg/hm2,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9.66%。2013年生产试验荚果平均产量2680.4kg/hm2,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9.41%(表1)。4  4栽培技术  4.1地块选择  种植花生新品种吉花7号的地块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耕作层疏松的砂质壤土。实行秋翻耙,早春将田面旋耕整平[1-2]。  4.2适时播种  一般为5月中旬播种,种子于播种前10d进行剥皮、分级清选及晒种包衣。密度掌握在13万~14万穴/hm2,每穴播2粒[3-4]。  4.3合理施肥  施肥一般底肥施用尿素75kg/hm2、硫酸钾100kg/hm2、磷酸二铵1

6、50kg/hm2、硅钙肥150kg/hm2,或采用花生专用复合肥450kg/hm2作为底肥。果针下针后期可进行叶面施肥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5-6]。  4.4病虫草害防治  应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注意叶斑病、网斑病等叶部病害和蛴螬地老虎类害虫的防治[7]。同时注意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4.5适期收获  花生成熟后及时进行收获,并迅速摘果晾晒、入库[8]。  5参考文献  [1]吴继华,范小玉,李可,等.高出仁率大果花生新品种国鉴商花6号的选育[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1):38-40.  [2]高俊山,崔长江,刘????,等.花生新品种粮花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7、[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0-61.  [3]4王志龙.花生新品种康花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16(1):87-88.  [4]贺梁琼,韩柱强,王兴军,等.花生新品种桂花33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学报,2016,47(3):343-347.  [5]陈长红,陈芹,陈合计,等.花生新品种东花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135.  [6]任艳,石延茂,尹亮,等.花生新品种花育9801的选育[J].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