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ID:3138026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1页
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2页
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3页
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4页
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摘要]水稻是鲁甸县非常常见的种植作物之一,但水稻病害也常常影响其产量。其中,稻瘟病对水稻的生产威胁较大,它与纹枯病、白叶枯病一并被称为水稻三大病害,如何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现已成为困扰种植农户的难题,也成为各级农业部门病害防治的重点。本文主要以鲁甸县的视角,就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于综合防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给水稻种植户及农业防治部门以一定的帮助和启示,将水稻稻瘟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关键词]鲁甸县水稻稻瘟病常见类型发生原因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0-0077-01 

2、 1水稻稻瘟病的常见类型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常见病害之一,病发时常常引起大幅度减产,甚至导致颗粒无收,因此也被称为“水稻杀手”。在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染上稻瘟病,主要受害部位是叶片、节部、穗部,按照病发的部位不同,水稻稻瘟病也可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1.15叶瘟。叶瘟主要指发生在水稻叶片上的病害,常常发生在水稻分蘖拔节期及以后,分为急性、慢性、褐点、白点四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急性型的斑大小不一,呈现暗绿色,这是水稻稻瘟病的初期状态;如果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天气状态下,叶瘟可能会从急性转化为慢性,病斑中心呈现梭形,内部灰白色,外围部分则为黄色,有一条褐色线条贯穿整个病斑,这

3、是叶瘟病的发病状态;褐点型的病斑一般出现在局部的叶脉之间,这种斑一般不会太大;白点型的病斑是在叶片尤其是嫩叶上出现白色的斑点,这种病斑比较少见。  1.2节瘟。节瘟常常发生在水稻抽穗之后,刚开始是黑色,后来呈现环状,最后变为黑色,这时,水稻苗非常脆弱苗秆非常容易折断。  1.3穗瘟。穗瘟主要指发生在穗颈、穗轴以及枝梗上的病斑,颜色由起初的褐色斑点变为全部褐色,最后形成白色的穗,影响水稻产量,严重的还可导致绝产。  2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  近年来,鲁甸县水稻稻瘟病频发,给种植农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就鲁甸县而言,水稻稻瘟病的发生主要和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稻田管理等因素有关

4、。  2.1鲁甸县水稻稻瘟的发病原因――气候条件  适宜的气候条件是水稻稻瘟病毒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是滋生病毒的温床。鲁甸县地处云贵高原北部,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在当前水稻分蘖期,气温温度一般在26℃左右,并且阴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较高,这完全符合了水稻稻瘟病毒的繁殖条件,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引发水稻稻瘟病。  2.2鲁甸县水稻稻瘟的发病原因――水稻品种5  水稻品种也是导致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之一。不同的水稻品种其抗性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阶段鲁甸县农户种植的水稻大多是垂直抗性品种,整株水稻短小而紧凑,这种类型的品种有一定的抗性,但也需要不断的

5、改良。  2.3鲁甸县水稻稻瘟的发病原因――稻田管理  不当的稻田管理也是导致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一般说来,在水稻种植密度过大、深水灌溉、冷水灌溉或长得过于繁茂的地块,容易发生水稻稻瘟病。在一些氮肥过多的地块也不利于水稻的正常生长,还可能会引发稻瘟病。  3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综合防治对策  对于鲁甸县水稻稻瘟病的防治,如果单靠一种防治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多管齐下,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稻瘟病的发生,防止其大规模扩散。  3.1农业防治措施  首先,要良种种植。水稻种植农户在选择水稻品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那些抗瘟良种种植,云粳3

6、1号、合选1号等都有一定的抗瘟性,农户还要根据不同地块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水稻品种,灵活因地应对。此外,基层农业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农户推荐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5  其次,要加强管理。重点是水和肥的管理,在施肥时要注意综合运用氮肥、磷肥、钾肥的量,尤其是氮肥不宜过多,还可同时加入一些矿渣、草木灰等含硅酸的肥料,以增强水稻的抗性。此外,还应合理种植、合理灌溉。种植的密度不应过密,要根据水稻品种的特性以及地块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透气性要好,保证每株苗都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最后,要清除杂草。在实际水稻种植中,杂草、杂苗往往是农户容易忽略的侵染源,因

7、此,我们要做好杂草杂苗的清理工作。清除杂草、杂苗是为了尽量减少病毒的侵染源,尤其是在每季收获的时候要单独堆放病草、病谷,尽早进行处理,防止病毒扩散、传播。  3.2化学防治措施  为了提高水稻的抗性,要先对种子进行抗瘟处理,一般采用25%咪鲜胺10ml兑水浸种20~30kg,浸7~10天。为了预防水稻稻瘟病的发生,可以在在水稻尖苞期、始穗期、齐穗期各喷一次预防稻瘟病的农药。  如果在前期发现水稻得了稻瘟病,就应尽快找出病源中心,针对病源中心及周围的稻株尽早用药,一般用20%三环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