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

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

ID:31390490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_第1页
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_第2页
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_第3页
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_第4页
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华文化与传播策略  内容摘要:中华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本文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分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探讨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文化自身的优势和如何传播出去的策略。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传播语言教学  当前,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面临发展困境,寻求转型,表现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竞争加剧,自然资源层面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极端主义思想加速发酵,这些都增加了世界局势的不确定性,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在此背景下,一种能有效维护世界安全的新理念的出现,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需求。倡导多元文化的共生、融合发展、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精神恰恰符合这种需

2、求,顺应时代,易获产生烈共鸣,也给当今处理人与人,民族之间的矛盾提供了解决的思路。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1.“和”的含义6  中国传统文化源于儒释道三家,从《老子》,《周易》的哲学思想可以看出中国人有着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生智慧。阴阳是《周易》立论的基础,《周易》把天地、自然、人统一于阴阳,认为阴阳是万物的两种属性,既对立又统一。《周易》与《道德经》通过具体的自然、社会和人生中的一些现象,深刻地揭示出阴阳为万物存在的前提条件,和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环境。中国人的和谐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

3、有所体现: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合二为一的辩证观;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情景合一的艺术审美观。认真研读中华传统经典,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华民族以“和”为主要概念的和谐思想已经深入中华民族的骨髓中。  2.“和”而不同,兼容并包  “和”并非一味妥协外力,“君子和而不同”实际上,中华民族本身也并不是起源于单一民族,夏商周时期融合了其他民族,经历朝代的变迁,多源的聚合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增加了自己的人口,吸纳了丰富了自己的文化,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些都是那些好斗善战、不断征服异族,寻求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西方人所不解的。  纵观中外文化交

4、流史,中国人始终是以有自己的主体,不断的融合异族文化,从未被外来文化彻底征服,几千年来,文化一脉相承,其核心始终未被剥离。“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虽有冲突,却终能和谐共长。  二.中华文化传播是国家自我发展的必然诉求  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使得中国在国外媒体报道中是落后、愚昧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综合国力全面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崛起的中国渴望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与世界各国有进一步的交流,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需要与经济地位相应的国际话语权。虽然西方的单向舆论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但重新迸发

5、活力的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还是不断地引发世界的关注。国际舆论的天平正在向中国一端倾斜,对外宣传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主动的“6走出去”,加强中华文化对外的传播符合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的战略部署,同时也是维护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一部分。  三.中华文化传播途径与策略  在传播学中,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有政府主导型、传媒驱动型,民间交流型,企业推动型。在跨文化语言教学的领域中,主要是教育领域的中华文化输出。  

6、1.孔子学院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  孔子学院是迄今为止在唯一被认可和接受的文化品牌,满足了世界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强烈需求。孔子学院向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从规模化建设也进入到了内涵式发展阶段。除了传授汉语语言知识外,为国与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海外的中华文化的研究、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搭建平台。  2.汉语国际教育推广及中化文化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早在早在50年代便开始起步,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在当今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处于发展的机遇期,汉语国际教育也必然承担汉语语言与化的教育

7、传播的重任。许多高校开设课汉语国际教育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培养的汉语教师肩负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使命与责任。要教会外国人如何说汉语、懂得中华文化深层内涵。  A.文化本体知识的掌握6  过硬地的文化本体知识是文化教育传播的前提。中华文化传播需要教师挖掘中华文化的优势与精髓,并不断地和外国文化比照,在了解外国文化同时“照”出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和核心内涵。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通过语言点,文化习俗说明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才能够解答学生提出的比较深刻的问题,胜任文化教学。  B.中华才艺展示  掌握一

8、两样个人才艺展示中华文化是必要的,可以引发汉语学习者的兴趣,彰显中华文化魅力。但对于大学生和高级汉语学习者来说,他们需要了解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有些问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回答的。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身对中华文化的解读能力,而不仅仅是技能的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