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

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

ID:31390794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9

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_第1页
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_第2页
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_第3页
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_第4页
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考“词语”考查简析与复习指南  【考情分析】  “词语”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辨析与运用词语的能力。其内容涉及初中六册课本,尤其是文下注释与课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其考查点有:①结合语境释义;②近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的辨析与运用(近义词要注意搭配及词义的轻重、大小,多义词要分清本义、比喻义、引申义);③词语的感情与语体色彩;④辨析、判断常用成语(及其他熟语)运用的正误;⑤辨识、运用恰当的关联词。  其题型以单项选择题居多,也有少量的填空题,大多安排在“语言积累与运用”

2、板块中。如2015年江西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2015年四川凉山卷“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015年山东日照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少数考区会将词语考查放在现代文阅读中,分值一般为2~6分。如2015年浙江义乌卷现代文阅读中就考查了词语意思的辨析与词语表意上的作用。综观近几年来各地市的中考试题,可以预见,结合热点材料考查词语是中考命题的一个必然趋势。  【题型解读】  近年来“词语”类试题的常见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释义型――6设置一定的语境

3、,要求学生解释指定词语的含义或对词语解释的正误作出判断。词义的解释要根据语境,考虑词语的色彩、适用范围,及其比喻、引申意义。  2.辨析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对近义词、多义词及成语的使用作出判断。近义词辨析,主要从词义、色彩、用法三个方面入手,可在具体句子中分析,重点关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多义词的辨析,需要从词义、词性、语境、搭配对象上去比较才能确定。成语使用的辨析,需要从是否褒贬失当、用错范围、不合语境、望文生义、自相矛盾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关键看其意思与句意、语境是否相符。  3.运

4、用型――指定某词语,要求学生按要求写话,或设置语境,列举多个词语,供学生正确选用。运用时需要考虑词语的意义、词性、色彩、搭配对象等,所造句子要做到用词准确、内容充实、语意贯通、合乎情境,有时还要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分类例析】  一、词义理解与辨析  中考中,单纯考查词语含义的静态形式已经较少了,更多的是将词语放在具体句子和语段中去理解其含义。  1.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仔细阅读上下文,从中提炼出重要信息,从而正确理解词语。  2.联系作者的情感来理解。特别是来自课文句子的词语,要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

5、情,再结合词义来理解。6  3.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来理解。中考试题中,考查词语理解的材料,多是报刊中的新闻或语段,所涉及的内容也多为大众所熟悉。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关注、积累一些特定的新词语,理解其特殊含义。  而词义的辨析,大多为近义词的辨析。那么,怎样辨析近义词呢?  1.从词语的构成成分上进行辨析。如“严密”“周密”“紧密”,这三个词语中都含有“密”字(“密”是“完备、紧密”的意思),区别就在于“严”“周”“紧”三字上,结合这三个字的含义,就可以辨明词义。  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边疆”“

6、边境”,二者均与边界有关,但“边疆”指靠近国界的疆土,“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前者比后者范围要大。  3.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进行辨析。如“优良”“优异”,两者均有“优秀”之意,但后者比前者所表示的程度要更深一层。  4.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上进行辨析。如“爱戴”“爱护”,“爱戴”一般是下级对上级,“爱护”则相反,是上级对下级。又如“饲养”“喂养”,“饲养”的对象是动物,而“喂养”的对象既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人。  5.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如“成果”“后果”“结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各不相同,分别是褒

7、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6.从词语的语体色彩上进行辨析。如“吝啬”“抠门儿”,“吝啬”是书面语,“抠门儿”是口语。  二、关联词语的使用与辨析  近年来,中考对关联词语的考查要求,主要是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关联词语,避免搭配错误及位置顺序错误。试题大多是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有时也有病句辨析与修改的形式。那么,如何正确选填关联词语呢?6  1.在理解句子内容的基础上,明确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所填的关联词语要与语句所表达的内容相适应,分句间表达的是什么关系,就选填与之相对应的关联词语。  2.注意关联词

8、语的正确配对。也就是说,各分句间的关系固定了,分句间的关联词语也就相对固定了,选填时不能随便更改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否则就会造成句意的变化与分句间关系的混乱。  3.由已知条件推断未知。语句中的已知条件是指具体的语句,以及可能保留的个别关联词语或与关联词语相照应的词。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去把握句子间的关系,据此选填关联词语。另外,大部分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句子中保留有个别关联词语,那么就可以根据关联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