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ID:31401497

大小:11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9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_第1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_第2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_第3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_第4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创新实践能力是学生求职的重要名片。学前教育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相脱节、专业教学重‘教’轻‘保’、保教结合的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DIPE模式的关键是践行,关注专业顶层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关注顶层理念转化为学生观念后在实践情境中的再现。基于DIPE模式科学制订实践教学方案,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实践教学领域,提升学生保教综合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毕业生可雇用性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DIPE创新实践能

2、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9-02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幼儿教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摇篮。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下简称《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实践能力。[1]这为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标准,也为诊断学前教育实践教学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建议。  一、

3、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问题  1.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之间存在脱节11  《专业标准》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具备把学前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行为的能力,这意味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融合。但是,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过于关注理论知识学习,缺少专业能力实训,或者只是“推沙盘”式的演练,使得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相脱节,学前教育毕业生无法适应幼儿教育,无法解决幼儿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重“教”轻“保”  《专业标

4、准》明确要求,幼儿教师能够“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有效保护幼儿,及时处理幼儿的常见事故”,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保教综合能力。这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重视保教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课程方案设置过于重视理论课设置、硬件投入欠缺以及教学不重视等原因,高校学前教育教学现状是重“教”轻“保”,重视教学技能的培养,忽视保育能力的提高。  3.基于保教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幼儿园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以及保教活动的基础是实践,实践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础能力。但是,依据幼儿园教学观察来

5、看,部分幼儿教师实践能力难以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表现在:幼儿园游戏活动选材没有趣味性;游戏活动设计不能针对幼儿水平,缺乏创新;游戏准备不充分,随意性大;游戏活动组织能力欠缺,应变能力差;有的游戏活动不完整,没有通过总结评价环节帮助幼儿提升经验,达不到“玩中学”的效果[2]。11  实践技能是幼儿教师的从职之本,也是保教单位看重的求职名片。从以上分析来看,学前教育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尚不能满足幼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应以《专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保教能力为核心,研发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从

6、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幼儿教师。  二、DIPE模式及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DIPE教学模式简介  DIPE模式是指基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提出的实践取向的教学模式,包括“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践行(Practice)―评价(Evaluation)”四个环节。  DIPE模式中的“设计”是指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专业顶层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专业实践素养,在课时、学分等方面突显实践教学的地位,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应该置身于实践教学情境之中。“实施”主要是指把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素养要求付诸于教学过程中

7、,通过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教师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实践能力的教学。“践行”的主角是学生,要求学生除参与培养方案、参与课堂教学之外,应通过见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把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评价”强调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构建一个促进学生发展、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2.基于DIPE模式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制定“应用型”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11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制定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专业标准》明确指

8、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应具备四大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些理念对传统的“保障孩子不出事、看好孩子就行”的保育观念提出了挑战,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依据。同时,社会和家庭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幼儿教育能够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顺应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