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

ID:31427956

大小:10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9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9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专题9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小综合                   1.耕作技术的进步时代知识定位原始社会农业起源(1)最早培植水稻和粟(2)耕作方法:实行刀耕火种(3)工具有石、木、骨器(4)土地属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奠定农业社会基础(1)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2)耕作方式为石器锄耕(3)工具:出现少量青铜农具(4)经营方式为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春秋战国传统农业初步形成(1)耕作方式:

2、铁犁牛耕,铁农具和牛耕得到推广(2)生产技术:注重精耕细作,使用垄作法,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3)土地制度:井田制遭破坏,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4)经济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从秦汉至宋元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1)耕作方式:牛耕普及(2)生产工具:出现耦犁、耧车、曲辕犁等(3)耕作技术:出现代田法、耕耙技术(4)水利灌溉:汉代修建漕渠等,出现翻车、筒车等工具明清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植棉,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2)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2.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发

3、展时代知识定位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从先秦到秦汉形成与发展(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3)汉代开始用煤作为燃料冶铁;西汉时丝绸远销欧洲;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于鼓风冶铁从

4、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发展与繁荣(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北方烧制白瓷(2)隋唐:制瓷等手工业技术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3)宋元:制瓷业兴盛,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兴起,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清辉煌与滞后(1)生产方式:明代中叶以后,在某些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手工业产品:明代创制出斗彩瓷和五彩瓷,清代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3.从严格控制到放松控制的商业发展时代知识定位先秦时期兴起、发展和繁荣(1)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2)春秋战国时

5、期,打破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秦汉时期重农抑商,步履维艰(1)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2)商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有所发展隋唐时期范围扩大,贸易繁荣(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3)出现柜坊和飞钱(4)对外贸易发达,广州是重要港口宋元打破时空,空前繁荣新的贫困人口还会出现,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还会时有发生;五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

6、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时期(1)商品种类繁多,东京城市商业发达(2)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4)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商品品种齐全明清时期继续繁荣,“商帮”出现(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成为商品(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4.从“重农”的辉煌到“禁商”落伍时代知识定位重农抑商政策战

7、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产生西汉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发展官营商业——严格中唐以来鼓励对外贸易,官商分利,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松动明清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固守“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明朝“海禁”政策(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清朝闭关锁国政策(1)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2)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

8、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