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ID:3145259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当下,教育改革愈演愈烈的当口,笔者特以此文提出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方式,为我国当下的教育现状出谋划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育;研究性;学习方式  当下,面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诸多弊病,尤其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来说,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在笔者看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方法十分必要,这才是摆脱当下初中数学教育窘境的最佳途径。以下,笔者就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详细剖析,希望能给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教学改革的契机。  一、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它

2、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灵活应用。但传统教育模式过于“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多数学生在压迫下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继而导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十分浅显。而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将教学重点由过去的“教”转化为“学”,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不但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融合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培养数学意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  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实施案例  1.情景教学4  所谓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巧妙地将生活中熟悉的

3、场景融入进来,这种贴近生活实践的内容会瞬间激发孩子们的感情,继而严肃的课堂会瞬间变得活泼轻松,师生之间的情谊会转化成朋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随之增强。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同学每人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游戏规则:将各自手中的白纸对折,然后在对折的基础上,再次对折。  教师问:“同学们,第一次对折后,原本只有一层的白纸,变成了几层呢?”  同学们齐回答:“两层!”  教师笑着说:“真聪明,那老师再请问同学们,对折两次呢?”  同学甲抢先道:“老师,我知道,是4层!”  教师很惊讶地说:“这名同学真聪明,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老师想再提问一个问题,经过3次对折之后,将会出现多少

4、层呢?”同学一时无法探知其中的奥秘因此会回答错误或者尴尬的摇头,教师便可以实时的将数学公式引出,说:“同学们,刚才我们操作的这个‘游戏’中包含了一个数学公式。”于是,教师转身把这一公式写在了黑板上:当对折次数n=1时,层数=2;当对折次数n=2时,层数=4,以此类推,所以,对折次数为未知数n,则对折次数为2n。  第二天,教师将以上数学知识换成另一个故事,搬到了讲台上,朗诵“童年的儿歌”:一只青蛙张大嘴,两只大眼翻滚滚,两条后退向后蹬,两条前腿向前飞,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4朗诵完毕,教师笑着问: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折纸游戏,那么,今天通过这首儿歌,我们能不能猜出2只青

5、蛙有几只眼睛,几条腿,而且是扑通几声跳下水呢?跟着这个儿歌或者顺口溜,同学们开始边念叨边计算起来,然后学生会陆续计算出2只青蛙,3只青蛙等几只眼睛、几条腿等。顿时在教师的带动下,全班的学生均踊跃的发言回答。  从折纸游戏到儿歌朗诵,教师将数学知识由简至难向学生传授,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情景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意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  2.模型教学  模型教学方式给学生展现教学过程非常的直观,通过指导学生主动操作和观察来探寻其中的含义。火柴棒模型教学法是模型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以超高的教学效果广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在

6、“火柴棒模型”教学中,同学们纷纷挤到讲台上,对讲台上的教师所摆出的“正方形”,产生了新奇,随后老师实时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摆一正方形需要4根一样的火柴棒,那么如果老师要想摆两个正方形最少需要使用几根火柴棒呢?该怎么摆呢?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脱口而出:“需要8根火柴棒!”然后自己动手摆了自己想象的正方形图案;此时还有一名同学也发现了一个摆放的技巧能够节省一根火柴棒,老师立刻让他进行示范,结果使用7根火柴棒完成了任务,同学们纷纷鼓掌称赞,老师给予夸赞。就在这时,教师笑着说:“那么要摆成100个‘正方形’,请问需要多少根火柴呢?”4  老师可以将全

7、班学生随机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组内的讨论限定时间,讨论时间结束后各个小组基本也有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每个小组派遣一个代表说出自己的答案。一名同学举手示意:“老师,我知道了!”教师笑着说:“那你说说,需要多少根?”同学丙答道:“301根!”教师惊讶地说道:“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同学于是用十分流利的语言答道:“4根火柴棒可以摆1个‘正方形’,7根火柴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这是我们刚才做实验验证过的,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一直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蕴藏了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可以用公式进行表示即‘3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