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

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

ID:31473489

大小:3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1

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 综合训练 中国古代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中国古代史综合训练[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市场经济D.计划经济2.有学者认为:“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此时的“创新和文化繁盛”主要表现为( 

2、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②《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③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④《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到明朝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逐渐占有优势。造成这种南北不平衡的原因是(  )A.朝

3、廷有意打压北方读书人B.北方人重视务农,对科举考试热情不高C.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人更聪明,更容易考中5.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奠定了封建经济基础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6.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说法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元朝时开始应用于军事D.“指南针”由印度人传播到欧洲7.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大变革B.大一统C.

4、民族政权并立D.专制皇权加强8.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经过专家组及技术指导员的共同努力,科技入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大幅提升,农民种粮收益明显提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许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

5、松散C.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9.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开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便利了隋炀帝乘船游江南B.用来运送军队统一南方C.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D.有利于开展海外贸易10.据史书记载,从1407年到1422年短短十多年间,有南洋多国使者多次搭乘船只访华。与南洋使者访华有关联的事件是(  )A.马可·波罗来华B.荷兰人抵达台湾C.郑和下西洋D.葡萄牙人到达澳门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

6、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告完成。——摘自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依据材料归纳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并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6分)1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

7、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又颁布“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

8、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人民版教材(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