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

ID:3148781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2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_第1页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_第2页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_第3页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初探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25-02在目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不少中学语文教师简单地认为,学好文言文,就是讲透课本文言文篇目中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这种“以言代学”的教法,其实是一个误区。《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两条目标:①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故笔者尝试如下教学策略:一、加强诵读和背诵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让学生“入乎其内”,如入无人之境地诵读,学会尽情地朗读,读出文言文的抑扬顿挫,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学生通过反复读,不断揣摩着速度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长期潜移默化,培养了较强的语感,也把握了文章主旨。4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

3、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朗读是学习虚词化繁为简的方法,能让学生从感性上来辨析虚词的作用。教师宜先指导学生读法。只跟句子语气有关的虚词可以轻读,不仅跟语气有关而且跟句意有关的虚词需要重读。例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一句中,“也”要轻读,“而”则要重读。其中“而”字的轻读与重读又要视其连接作用而定,表转折或递进意味重读,凡连接词语只有调节作用的可轻读。句子节奏的划分也很重要,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反复的诵读中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

4、高了阅读能力,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二、学会抄写、默写和试写让学生抄写自己欣赏的精短古文,写端正每个汉字;默写文言文中的经典名句,做到尽量不写错别字;尽量尝试适当地写简短的文言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或点滴感悟;品味古人“作文”推敲的艰辛,领悟中国汉字的魅力。如《桃花源记》中有“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在理解“足”的含义的时候,不妨细细体察桃花源人说这番话时的复杂情感:我们的生活宁静安详、其乐融融,这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而对于外界来说,我们的存在与他们毫不相干,向外界提起桃花源是毫无意义的,还是给我们留一方静谧的空间吧。殷殷嘱咐

5、中对自己生活的“低调”态度,正反映了桃花源人担忧外界的侵扰,努力保护自己和平自由的生存空间的心态。在同情古人的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自己拥有的和平幸福的可贵。4三、训练文言文的听力文言文用韵抑扬顿挫,语言凝练,用词精美,比现代汉语更具有诗的韵味。欣赏文言文的录音选段,可以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语感。要让学生听时悟出文言文的韵味关键有四点:音要读得饱满、清晰;适时停顿;听出意思;读出情感。教师的优美范读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引领学生步入文本,诗意地栖居于语文课堂。四、准确翻译文言文有效地指导学生把文言文准确地翻译

6、成现代文,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积极寻找古今汉语的异同,努力发现文言文的语法规律。老师先教给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我认为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五个字“留、删、调、补、换”,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等。然后要求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学习翻译,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学生整

7、体感知文言文的能力,养成利用注释、翻查资料、质疑请教的学习习惯。笔译之后,让学生分段分层说说翻译的内容,再让别的学生评价、校正,最后教师给予点拨。五、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提倡学生质疑,主张“自圆其说”,只要言之成理,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4的解释历来各执一词,有的资料译为“因为”,有的则译为“认为”,教参上借用后一种用法。此前,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往往让学生两种译法都记住,可大部分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忘之脑后。于是,在课常上笔者将两种译法都提出来,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并说明理由。

8、这样一来,大家对这个看似细微的问题顿时来了兴致,纷纷发表意见。坚持译成“因为”的李婷同学首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之所以译成“因为”原因有三。第一,从上、下文来看,前面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句说明作者的身份是平民,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如果译成“认为”,则否定了作者身份低微的事实;第二,只有译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