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

ID:31488347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_第1页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_第2页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_第3页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_第4页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教作文  【关键词】读者角度四年级作文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29-02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笔者和大多数教师有一样感觉,最难教的是作文。课堂上,如果教师如果指导过多,学生们的作文就会千篇一律,反之,指导太少,学生作文寥寥数语、辞不达意。笔者认为,作文和说话一样是为了表情达意,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是让听者、读者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从读者角度出发,解决学生写作时遇到的难题。以下,笔者以四年级学生作文教学

2、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现状分析  1.教学过程  笔者接到四年级一个班的语文科教学任务时,为了解四年级学生的写作状态,笔者安排了一次习作课,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校园,向别人介绍自己眼中的学校,把学校的美和学校的好介绍给大家……6当得知要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时,学生们跃跃欲试、兴致勃勃。按照以往设计作文指导课的做法,笔者首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估:学生完成这篇作文时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需要教师怎样的帮助?以此决定笔者在这节指导课上将要做些什么。作文的基本环节是“构思、取材、起草、加工”,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不可能对行文有太多的

3、构思,在作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构思和取材,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指导课上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说说学校可以写的内容都有哪些?(学生说,教师归纳:①景物类:校门、树木、花草、教室、楼梯、镜框等;②活动类:课间活动、校运会准备、习惯养成主题教育活动等;③其他可以向别人介绍的内容。)2.你打算介绍学校的景色还是学校的活动?(引导学生拟定题目或主题,如“美丽的校园”“我喜欢我们学校”“我们的校园”)3.你打算向读者介绍学校的哪些内容呢?(选择两三种自己喜欢的、想要告诉读者的内容来写)4.带学生行走校园,了解学生的

4、写作意图,适时点拨指导。  2.学生习作  在第一次习作中,学生的习作并不尽如人意,如以下是一名学生的习作。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门非常雄伟。  我们的校门是忧(由)四根园(圆)柱,二根正方形的柱子组成的,顶起一个楼板。  走进校门的时候,我第一眼就看到了教学楼。我们的教学楼有四层。  教学楼的右面有三棵大树,菠萝树、荔枝树、扁桃树。我最喜欢菠萝树,因为它很像磨个(蘑菇)。  我真喜欢我的校园。6  3.习作分析  这篇文章所写的就是学生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景物。学生打算写学校的“美景”,并且选择了“校门”“教学楼”“菠萝树”三种材料

5、,点明了这三种具体事物的主要特点,比如校门“雄伟”,教学楼“四层”,菠萝树“像蘑菇”,学生对如何写这篇文章有一定的考虑,而且是有意识进行构思,但是学生没有进一步思考“我写作的目的是让读者知道这三种事物是什么样子的,那么,我该介绍这三种事物的哪些特点呢”,以至于文章写得过于简单,整篇文章只有一个框架,内容仅仅停留在叙述层面,而没有具体的细节描写,读者无法从文章的只言片语中想象具体的画面。这篇作文还缺少对所选事物的进一步描述,而要把事物写具体、形象、生动,让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甚至产生如临其境之感,恰恰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这也是教师需要帮助

6、学生解决的问题所在。  二、解决对策  回顾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这四篇课文主要从颜色、声音、动作、形状等几个方面对事物进行描写,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可从中借鉴并学以致用。经过一番考虑,笔者把讲评课设计如下。  1.明确要求  笔者回顾课标关于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要求、建议和评价,阅读《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说明,明确了有关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即“写之前想一想,习作主要突出哪些景物的特点,要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读者通过你的习作能够想象出什么画面”“6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

7、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等,为此,笔者拟定此次习作至少要达到如下要求:1.突出事物的特点;2.有一定的描写顺序;3.写得比较具体,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4.尽量用上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  2.强化读者意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对本次习作进行了讲评,针对作文中“我们的校门很雄伟”这句话,笔者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树立读者意识,教学过程如下。  师:我们的校门是什么样子的,有多高,读者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没写。  师:对了,就是因为你没有写。  师:校门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含意,读者知道吗?  生:不知

8、道。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没写。  师:对了,读者不明白,读不懂是因为文中没写。所以,我们写作时首先要确定让读者知道校门的什么,然后再动笔写,这样就可以写具体了。写“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