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

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

ID:31493253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_第1页
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_第2页
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_第3页
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_第4页
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  摘要:司法鉴定的原则是“科学、客观、公正、合法”,要做到这点必须参透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即不过分、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对《法医学》论述的“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进行具体的运用及分析,而“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参与度判定”是指导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进行医疗损害行为与承担责任比例划分的理论依据,而要运用好此理论依据就必须对医疗过程、医疗失误点以及来自患方的状况和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公平地划分各自所占的成分,得出一个经得住考验的、基本上让各方均能够接受的结论,才能有让法庭采信及采用的司法鉴定结论。此结论最大程度体现“中庸”即和谐

2、的艺术,即通过司法鉴定人的工作来表达司法鉴定所具有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医疗过错行为;损害后果;参与度;司法鉴定  中图分类号:R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71-02收稿日期:2016-06-16  作者简介:胡云波(1964―),女,云南昆明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的教学、科研、鉴定工作。  司法鉴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医疗纠纷漩涡中的仲裁人,司法鉴定的宗旨是“科学、客观、公正、合法”。如何具体落实这个宗旨,使当事双方及法院方均感觉司法鉴定人的鉴定是科学、客观、公正、合法的呢,就得运用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庸”。不过头也无

3、不及叫“中”7,平常或不变叫“庸”,即不过分、不偏不倚、不走极端。这就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而司法鉴定中医疗过错行为责任参与度的判定,就要求鉴定人参透“中庸”原则,进而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合法。  根据全国普通高校教材《法医学》记载,医疗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相关度是指:①医疗行为直接导致不良后果,例如,手术误切正常组织造成机体功能障碍、误用有毒导致患者中毒火烧死亡,其相关度判定为100%;②主要由医疗过错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例如,无难产因素却导致的新生儿产伤的相关度判定为60%~90%;③医疗过错行为与其他原因共同导致,例如,关节损伤后因关节复位不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

4、,其相关度可判定为50%;④不良后果主要由疾病本身病情危重所决定,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例如,恶性肿瘤、大面积心梗、严重颅脑损伤其死亡原因主要由其本身疾病危重所致,医疗过错属次要因素,其相关度可判定为20%~40%;⑤医疗行为属于诱发因素,例如,隐匿性心脏病患者,在接受食管内窥镜检查时突发心律失常、心脏停搏抢救无效死亡,其死亡的主要因素是自身疾病,内窥镜检查属诱发因素,其相关度判定为10%~20%;⑥不良后果与医疗过错行为没有关系,例如,严重中毒患者、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晚期肿瘤患者,这些病情本来就属于不可救治的范围,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的错误,但患者的死亡是病情发展的自然转归

5、,与医务人员一定的过错没有关系,其相关度可判定为0[1]。7  在医疗纠纷中,客观而具体地划分医疗过错在损害后果中的参与度,是明确法律责任、解决医疗纠纷赔偿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量化评定体系,是具体划分参与度的基础。笔者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解析具体的相关度如何分析及判定及其中的“中庸”思维体系。  一、材料与方法  1.案例及鉴定  案例为某法院委托的医疗纠纷司法鉴定,要求对XX市人民医院在为钱某某提供的医疗服务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进行鉴定。  原告钱某某因左侧舌腹溃烂5个月余伴疼痛两个月,疼痛加重一周入院,入院诊断:①左侧腹高分化鳞状细胞癌;②酒精性肝炎;③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入院后,

6、XX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在全麻下进行“口底恶行肿物扩大切除术+舌再造术+左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五个小时家属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医院立刻进行抢救,查SPO2:80%,十分钟后查SPO2:0%,十四分钟后气管插管成功查SPO2:75%,二十四分钟后查SPO2:99%,五十分钟后恢复自主呼吸。患者苏醒后出现四肢抽搐考虑继发性癫痫,伴四肢抖动,搀扶下能缓慢行走,治疗5个月后出院。  出院诊断:①左舌鳞状细胞癌术后;②缺血缺氧性脑病;③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④双肺肺炎;⑤尿路感染;⑥气管切开术后;⑦症状性癫痫。目前仍有四肢抖动。  会鉴后要求患者进行复查:①头颅CT结论:头颅CT未见异常

7、;②铜蓝蛋白结论:铜蓝蛋白在正常范围内;③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见导道中以中波幅12-11Hzα波为主要波率,各导混合多量中波幅6-5Hzθ波(在脑电图描记中患者不停抖动),结论:异常脑电图、异常脑电地形图;④双眼未见KF环。被鉴定人钱某某排除肝豆状核变性疾病[2]。  结论:XX市人民医院在为被鉴定人钱某某做“7口底恶行肿物扩大切除术+舌再造术+左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时,对被鉴定人钱某某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料不足,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