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

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

ID:31496617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2

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_第1页
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_第2页
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_第3页
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_第4页
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贵州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研究  【摘要】贵州全区特色的生态空间和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薄弱,派生的非协调性引力致使贵州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系统缺乏链条式整合,使得贵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城市集聚与外溢效应的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即产业模式的单一无法本质提升贵州全省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本文旨在运用相关经济数据,说明贵州各个区域差异现状及差异化权衡后的城市化发展效能,以期提高贵州省城市化进程水平。  【关键词】贵州城市化区域差异  地处喀斯特高原的贵州省,因其所处纬度与特殊的地貌地形,拥有丰富旅游资源,

2、历史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少数名族文化更使其具有独树一帜的区域地位。城镇化市中国先进社会面对的综合的历史发展演化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高频率变化,呈现出各个省市多角度的城市化实现模式。贵州省正处于自身区域发展的制约与外围区域经济外溢效应影响的碰撞中,城市化发展模式既要平衡乏力与薄弱的部分,又要促使优势部分的跨越发展,在转换机制形成中要以特色产业为链条贯穿贵州各个区域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贵州城市化进程质的飞跃。  一、贵州各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贵州总体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  在对“城

3、镇化”5概念的定义中,本文借鉴以城市空间构成的维度考量城市化进程。故有此得出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在相应区域的实现规模。之所以偏重地域空间的物理量化城市化进程,是因为贵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地处高原,山地纵横,平原面积几乎为零,这在城市化发展中的诸多困难中,具有极高的前表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理承载性差,即使规划蓝图和设计方案具有空间计算准度,也无法真正落实到实体空间,所以就图1来看,贵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几乎处于全国最低水平。空间演化难以推进,制造了城市设计的细节难度,城市区域缺乏贯通性,这在基于强调流动机体的新型城镇化

4、建设中首先无法克服和完善的硬性指标,城市发展如“无水之源”,在这样的城市发展基地之上,如果贵州本体的自生力是缺乏的,将为城市化带来的不是发展,而是缺乏生态性循环机理和资源可持续性的消耗体。  从图2可以清楚知悉,贵州省的人口资源曾经在“90年代婴儿潮”中有爆发式的增长,这一部分的人口基数即为近几年贵州主要的人口资源,但是就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来看,自2001年起,“婴儿潮”的退潮并没有降低城市人口的聚集,贵州随着自生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需要,人口的社会属性的转变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笔者认为,人口城镇化数据的增性不能代表贵州城

5、镇化水平的提升,在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扩张趋势和信息开放的大时代,人口的社会属性改变是被迫的,比如“民工潮”。城市的流通性导致人口的地域流动性增强,地域迁移的可能性提高,这都演化出城镇人口的聚集与增长,但是是否是良性和必要的城市人口聚集,将深刻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人口的城镇化提高是否真正转化为城市的“人口红利”5,主要取决于转变为城镇人口的可增值性可持续性,如果缺乏生产力的人口聚集,将带来城市化过度集中的反作用,这对于生态地理结构性强的贵州将造成不可逆的城市资源浪费与损耗。  (二)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差异大,特色区域

6、极化能力较差  城市化进程、社会生产力以及消费能力之间是呈现乘数性增长影响,城市规模的拓展丰富区域资源转化路径,路径的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增长需求,需求引发市场竞争从而形成规模化供给,供给又提供了更大的城市资源的转化可能性,周而复始,城市化进程的乘数效应派生出最终区域的城市化综合形态。  自然资源丰富市贵州城市区域发展的基本内应力,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牵引力,但是怎样有效发挥丰富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性,是贵州在城市空间承载力不占优势的前提下,最要首先植入城市化进程的指导性理念。图3黔东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和省会市贵阳以及以红色旅游

7、胜地著称的遵义市在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排名较贵州其他市域都领先,城市发展的资源性依托属性明显,区域发展和城市社会生产力差异明显。社会资源不协调产业配比不均衡是造成这样明显的区域性经济差异的主因。城市经济势能的薄弱势必引发区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城市区域发展的模式不论是“点线式”“线面式”,都需要经历由一点区域极化,引发极化区域的“涓滴”效能,最终实现区域的递阶发展,图4中贵州区域间的投资力度差异较大,资源投资的偏向性差异也是造成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差异大的原因。发展较弱的地区在缺乏“被涓滴”和较低的投资规模,其经济

8、发展必然缺乏向上循环力。  二、权衡区域差异化充分发挥各个区域优势5  (一)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形成经济推力的递进  在配迪克-克拉克关于三大产业之间的递进性阐述中,都表达了聚集到达一定程度的转移与外溢。贵州以旅游资源著称的区域,不要单一局限在本区域中,资源互补才能发挥本区域优势产业的经济势能,有效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