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

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

ID:31500547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2

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_第1页
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_第2页
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_第3页
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_第4页
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  试卷讲评课是初三物理复习常见的课型.它具有激励、矫正、强化、示范的作用,特别是复习阶段又有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提高能力的功能.传统的讲评课,教师往往按题目顺序讲解答案和学生的错误,学生则忙着听讲和记录.学生听过看过写过,但不等于想过,更不等于理解掌握,结果收效甚微.怎样上好试卷讲评课,使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是一线物理教师思考的热点问题.那么怎样让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最大化呢?笔者认为,试卷讲评之前的备课很重要,本文以2007年无锡市中考试卷讲评课为例,谈谈物理试卷讲评深度备课之“三问”.  1讲评的内容  1.1研究试卷是前提  研究20

2、07年无锡市中考试卷可以发现,试卷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各题型的分数分配情况是填空题32分、选择题28分、作图与实验题20分、计算与简答题20分.其中客观性试题约55分,主观性试题约45分.整份试卷淡化了计算,突出了科学探究,突出了实验和应用,关注过程与方法.  学生做试卷前,教师应自己先做一遍,做完后要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解析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然后列出一个统计表,统计出试卷所覆盖的知识点,相应的能力点以及各题的难易度,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估计试题的得分率.6  1.2分析答卷是关键  广泛收集学生答卷信息是教师针对性讲评的基础.学生做完试卷后,教师应及时

3、对学生答卷进行认真批阅,做好阅卷的统计工作,弄清哪些题学生错得多,哪些题学生答得好.表1中的实际得分率即为2007年无锡市中考试卷的一次考试后,笔者对每一试题统计的学生的实际得分率.  根据收集到的学生答卷上的各种信息,如表1中的信息,对于错得多的题目和与学生估计得分率相差太大的题目,教师应及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可明确讲评课上要讲评什么,该多讲的就多讲,该少讲的就少讲,不该讲的就不讲,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  收益.  本试卷主要从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讲评.  1.2.1讲“典型错误”  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错误,就是教师要重点讲的内容,教师要帮

4、学生弄清楚错的原因,进而能够对症下药,排除障碍,疏通思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目的.比如试卷中的第36题“同一型号的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会一样亮吗?”是整张试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题.本题通过第1、第2小题的研究可知,电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知道这个结论后,第3小题应该在表格中选取数据进行计算.但学生受平时练习的影响,认为小灯泡的电阻不变,仍利用小灯泡额定功率时的电阻进行计算,结果错了.说明学生对已经掌握的概念和规律存在一种思维定势,而一旦题中的情景发生变化,往往对相关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1.2.2讲“审题”6  讲审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题目的命题意图,即明确本题

5、所考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还要引导学生对题中关键性文字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全面分析出已知、未知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物理条件.比如第35题一些同学的答案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相同的时间后测出保温瓶中水的温度,并进行比较.显然,这样的答案并不符合命题意图.如果仔细审题就能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写成“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质量均相同的热水”.因为这些条件在题中早有体现,即“在6只保温瓶中同时装入初温都为98℃的不同质量的热水”.如果教师能够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就能准确把握题意,高效答题.  1.2.3讲“方法”  教师在讲评试卷过程中不

6、能仅局限于一题一题的答案校正,而应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和综合思考的意识,引导学生将同类型题目进行集中比较分析,从具体试题上升到方法点拨、步骤总结等理性层面,从而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伪存真,迅速找到简便的解题方法.  1.2.4讲“误区”  结合典型错误的试题,有理论,联系实际地逐一分析讲解,由表及里,追根求源,使每个出错失分的同学都能从较深层次推究自己失误的原因,明确自己的知识缺陷和今后复习的方向.比如15题的实际得分率要比教师估计得分率低许多.原因在于学生计算能力较差,导致失分较大.这与学生平时做计算题用计算器有关.因此,教师要强调平时同学们做作业时不能使用计算器计算.6

7、  1.2.5讲“拓展”  讲评试卷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要力争“一题多变”.如第10题、第24题,教师认为难度不高,但学生实际得分率不高.这与平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少指导有关.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展思路,纵横联系,由此问题联想到若干相近、相关的问题,由此知识点联系到许多相同、相似的知识点,在联系中丰富补充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达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  1.2.6讲“答题规范”  考试后,常出现学生的得分与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