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ID:31515429

大小:1.31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1-12

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桥梁防撞护栏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范文范例精心整理目录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二、工程概况22.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22.2气象、水文22.3工程简介32.4人员准备42.5机械准备52.6施工便道准备52.7场地准备及材料准备62.8施工进度计划6三、施工工艺63.1工艺流程63.2施工方法63.3注意事项12四、质量控制134.1质量目标134.2质量组织机构134.3质量保证体系134.4质量保证措施154.5质量检查人员和自检制度164.6质量通病及防范措施17五、安全保证195.1安全目标195.2安全保证

2、体系195.3安全保证措施21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22word完美格式范文范例精心整理6.1环保施工目标226.2环境保护体系226.3环境保护措施23七、文明施工措施247.1文明目标247.2文明施工体系框图247.3管理措施247.4文明施工措施25八、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268.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268.2夏季高温期的施工措施27word完美格式范文范例精心整理桥梁防撞护栏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与原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JTGF801-2004);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79号);9、《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81号);10、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JY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11、《

4、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交一公局;12、《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方案管理办法》;13、我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4、我项目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1.2编制原则1、在充分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2、整个工程全过程对环境破坏最小,采取必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周围环境的破坏。3、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标准化作业、流水作业,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相结合原则。4、强化质量管理,树立优良工

5、程观念,创一流施工水平,创精品工程。5、实施项目法管理,word完美格式范文范例精心整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的预期目标。二、工程概况2.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本段为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形态上可分为桌状丘、条状丘、浑圆状丘,丘陵的类型和形态,与构造、岩性和流水的切割密切相关,线路范围内地形起伏不大,沟谷一般发育,切割深度一般15~30m,坡角一般15~30°,地面高程355.0~430.0m,相对高差25-80m。斜坡区多基岩出露,或覆

6、盖较薄第四系土层,沟谷底及平缓低洼地带分布少量厚1~5m第四系土层,下伏地层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自流井组、新田沟组、中统沙溪庙组,岩性为砂、泥岩、页岩,构造位于北碚向斜西翼、温塘峡背斜东翼,岩层产状平缓,倾角10°~44°,岩层倾角向温塘峡背斜核部逐渐变陡,发育两组裂隙,强风化层厚度1~3m,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位于斜坡区,排泄条件良好,地下水多贫乏。沿线其余段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该路段区场地整体稳定,适宜路线布设和修建构筑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桥台基坑

7、壁被裂隙切割的岩块可能会沿裂隙面滑塌,局部桥台基坑边坡为顺向坡,应加强临时支护和防治;沟谷地带土体厚度较大,受地表水影响,挡块挖孔桩施工坑壁易坍塌,应加强防治;路堑边坡开挖,岩层产状平缓,受裂隙切割控制,易沿裂隙面产生掉块,应加强防治;高填路堤建议分阶放坡护面,回填前应首先进行软基处理后,方可进行填方施工,还应设置完善排水系统;一般路基段局部地段存在软土,但厚度不大,建议排水、换填或抛石挤淤处理。2.2气象、水文项目区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夏热,风小湿大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年降

8、水量多集中于夏季,冬天少见霜雪。九龙坡区年气温为多年平均17.5℃、极端最高42.2℃(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3.7℃(1991年12月26日至28日);年降水量多年平均1064.8mm、最大年1497.4mm(1956年)、最小年740.7mm(1958年),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04mm。年内降水分布极为不均,5~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8.4%以上,降水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