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ID:31516492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2

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要多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与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问题培养兴趣习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6)36-024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教学方法各不相同,但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应对一些细节问题予以关注,因为它们是学生能否正确

2、解题的关键。  一、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数学课堂中,应用题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即“先讲例题,再做训练”和“先做训练,再讲例题”,而后者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应用题很难的认知,还会使教学缺乏策略。经调查显示,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由于“类型化”3现象比较严重,所以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二,应用题中的问题比较单一。数学应用题千篇一律,其呈现形式也比较单一,不仅结构封闭,而且缺乏开放性、灵活性,这样既不利于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第三,教师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忽略了学生对应用题的真正理解,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解题。第四,教师缺乏对语言教学的重视,使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题意。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原本就有难度的应用题学习变得更加枯燥乏味,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还使他们对应用题的学习更加困惑,甚至排斥。  二、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还要巧妙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4、从小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并养成理解题意的好习惯  要想正确解答应用题,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读题,其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读通、读懂应用题。学生刚接触应用题时,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且认识的字也比较少,所以对他们来说读题与理解题目都是难点。课堂教学中,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题目;其次,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题目;再次,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同时,对于应用题中不熟悉的词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将这些词语转化成自己熟知的语言。此外,面对

5、一些易混淆的字、词,如“降低了”和“降低到”,教师应先给学生解释这些关键字的意思,再举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区分这些字、词的不同意义。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读题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整理题目中的有用信息,把条件和问题明确的划分开来,以便后续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明晰应用题的题意  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问学生:“在知道两个部分数的前提下,能求出什么?”“在知道总数和一个部分数的前提下,能求出什么?”3面对这两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做出回答。而在学习应用题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题:“小猴子有13

6、0根香蕉,它所拥有的桃子数比香蕉少30个,小猴子有多少个桃子?”面对这道题,全班没有一个学生能解答出来。最后,教师只好放弃这道题的教学。其实,这道题只要弄清楚“小猴子的桃子数比香蕉少30个”就是“香蕉比桃子多30个”,就变成学生熟知的应用题,也就不难解题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一步简单的应用题也要引导学生明白题意,否则学生很难解决这样的题目。  3.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拥有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他们的智慧就会被激发,解题方法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由于从数字层面来

7、理解应用题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可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在数学素材的选择方面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选择的数学素材必须是学生熟悉的;第二,最好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在这样的思维环境下,学生才能更容易地理解所学知识,才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打破了纯文字应用题的教学模式,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多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

8、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与技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编杜华)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