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ID:31517416

大小:10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2

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心理健康视域下的高校师德建设  摘要:高校教师存在着职业倦怠、人格障碍、情绪衰竭、自我效能感低等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师师德存在着教学走过场、科研轻诚信、育人无动力、信念趋淡薄的问题。为此,要构建教师心理健康“自助系统”,优化高校师德建设,搭建高校师德建设“他助系统”,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师德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3-0093-02  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次明确将师德表现作为高校教师考核评

2、优的重要条件。教师师德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已成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浙江省部分高校1529位教师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后发现,虽然大部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部分教师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69%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29%存在心理健康问题,23%为轻度心理问题,3%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1.职业倦怠7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职业,并且重复执行某些作业,引发身心俱疲、

3、能量耗尽、心理枯竭的情况被视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社会变革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如果有相同待遇的其他工作可做,是否愿意改行”的问题,竟有64%教师选择了“愿意”。这说明很大部分高校教师对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不高,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容易产生怨职情绪,并由此引发心理不适,工作缺乏热情,教学缺乏激情,对人缺乏耐心,对事缺乏责任心,出现身心疲惫、欲罢不能的职业倦怠。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个体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而导致人格偏离正常人群,形成极端化的行为模式[1]。高校教师常见的人格障碍表现为冲动性、偏执性

4、、强迫性等。调查显示,高校部分教师人际关系敏感、固执、多疑、浮躁,缺乏良好人际支持群体,忍耐性差,易暴易怒,常伴有突发消极行为。在面对众多不同身份的交往对象特别是不同个性、风格的同事时,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长期处于苦恼和煎熬状态,易产生孤独感和封闭感。有的教师自我压抑,逃避社会交往,有的甚至还易于攻击他人,讽刺同事,对学生挖苦、谩骂,甚至滥施处罚等。  3.情绪衰竭  由于国家对教师的要求、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教师的期望、高校对教师的考核等客观因素,教师在教学、科研、育人工作中超负荷劳动,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有些高校教师不堪重负,

5、表现出精神和行为的疲软,情绪衰竭,缺乏热情和活力,对生活冷漠、悲观,身心处于“第三状态”,产生疲劳综合征。情绪衰竭如不及时调整,长期积累下去,将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7  4.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我认同的心理状态,是个人成就感的体现[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教师权威性和社会作用也受到严峻挑战。这让许多教龄短、资历浅的高校教师感觉自身价值无法体现,觉得自己无法给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帮助,从而自我贬损,缺乏信心,失望无助感油然而生。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师德的影响  师德是教师在

6、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经常性、稳定性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3]。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能否形成良好的品德。不同形态的心理健康问题将会导致不同的教师师德问题。  1.教学走过场  部分高校教师因职业倦怠、心理枯竭,缺乏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工作缺乏责任心,教学走过场。课前不备课、课上不脱稿、课后不总结,上课照本宣科,内容乏味,形式单一,不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重教学数量、轻教学质量,致使教学走过场。  2.科研轻诚信  部分高校教师迫于个人发展的压力,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格障碍,在教学、科

7、研方面浮躁、冲动和急功近利,甚至出现学术不端行为。如写报告伪造数据,写论文抄袭他人,治学不严谨,科研不诚信,将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等等。这些学术不正之风严重玷污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严肃性。7  3.育人无动力  高校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部分教师因情绪衰竭,对育人工作缺乏激情和活力,对学生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及生活状况不闻不问,与学生疏于交流和沟通,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育人是思政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情,教书才是教师的本份,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导致育人欠缺实效性。  4.信念趋淡

8、薄  部分高校教师因自我效能感低,在教师的岗位上缺少成就感,再加上市场经济及社会转型期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出现偏离,理想信念日趋淡薄。有的教师将教书育人作为第二职业,将商业活动或社会兼职作为自己的主业,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