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六五规划

旅游产业六五规划

ID:31566799

大小:59.68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3

旅游产业六五规划_第1页
旅游产业六五规划_第2页
旅游产业六五规划_第3页
旅游产业六五规划_第4页
旅游产业六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旅游产业六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旅游产业六五规划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实践要领,以建设旅游经济强省为目标,以目的地打造、集聚区发展、集散地建设、度假区开发为重点,以龙头带动、项目支撑、企业培育、市场运作、品牌引领、服务提升为抓手,以完善法规政策和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围绕“三个一大”(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一大后劲)和“两个加快”(加快发展、加快转变),强化政府主导、深化要素融合、突出产业经济、推动

2、做大做强,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和实现中原崛起、振兴做出积极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持续扩大旅游惠民力度;———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第14页共14页———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把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起来。三、战略定位(一)在全国旅游发展中的定位依托资源、区位交通、文化等特色和优势,确立“一省两地”的总体定位,建设全国旅游经济强省、

3、世界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中部旅游集散中心地。1.全国旅游经济强省。力争“十二五”末我省旅游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五位,跨入旅游经济强省行列。2.世界知名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嵩山历史建筑群为载体,以儒、释、道文化圈为主轴,打造嵩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以龙门石窟、白马寺、玄奘故里、汉魏故城、隋唐遗址为依托,打造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中华始祖文化和姓氏祖根文化资源,打造“记忆中原、老家”品牌,建设面向全球华人的根亲文化旅游目的地。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古都为依托,以清明上河园为龙头,打造大宋文化旅游园区,使古城成为演绎大宋文化

4、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以殷墟大遗址公园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依托,整合二帝陵、羑里城、曹操高陵等资源,打造以殷商文化为代表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第14页共14页———世界知名的功夫旅游目的地。整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少林武术、太极拳、杂技资源,发挥其品牌效应和组合优势,以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其实现产业化和国际化,着力打造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功夫旅游目的地。重点塑造“武林圣地、功夫”的旅游形象,成为全省旅游对外推介的重要名片和中国旅游面向世界推广的代表性品牌。———全国新兴的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发挥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等山地生态环境优势,整合中医药、温泉、武术、太极、宗

5、教、民俗等资源,开发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产品,实现生态与人文融合,打造全国新兴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在大黄河之旅国家精品线路的基础上,整合沿线生态、人文资源,丰富休闲、体验和度假产品,打造一条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华古都群、黄河湿地生态于一体的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带。3.中国中部旅游集散中心地。发挥我省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依托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以为核心,以、等重点旅游城市和核心景区为节点的集散中心体系,强化游客自助服务功能,建设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二)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依托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把旅

6、游产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第14页共14页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发挥旅游产业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支撑作用,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作用,对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促进作用,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产业。2.建设中原经济区、推动改革创新的先导产业。发挥旅游产业对中原经济区形象的塑造提升作用,对中原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区域经济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3.发展产业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产业。发挥旅游兼具

7、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融合的倍增效应,将旅游产业打造成我省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产业。4.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动力产业。根据旅游产业综合消费和关联消费属性,充分发挥其带动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娱乐、购物、通信等一系列消费的显著作用,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动力产业。5.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发挥旅游产业在扩大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推动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