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

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

ID:31648593

大小:55.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_第1页
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_第2页
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_第3页
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王旭东(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0)摘要: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是实际电网中无功补偿尤其是功率因数补偿的主流装置。木文主要针对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工程应用及现场运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关键词:无功补偿;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1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木文提出的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综合补偿系统结构原理图图2单相等效电路综合补偿系统以电压型逆变器(VSI)作为其有源部分,以多组单调谐滤波器组成的无源滤波器作为其无源部分。考滤到谐波源为

2、12脉波整流装置,其特征谐波为11次和13次,因此两条无源支路分别用来抑制11次和13次谐波电流。有源部分通过耦合变压器与基波串联谐振电路并联构成串联谐振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整个补偿装置与电网并联。注入支路由电容C1、电感L1和电容CG构成,其中电容C1和电感L1构成在基波频率谐振电路,而整体作为一条无源滤波支路。其中,电压型逆变器为基于自关断器件的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直流端为一大电容,VSI的输出端接有输出滤波器,以此来滤除开关器件通断造成的高频毛刺。图中iS、iL、iF分别为电网电流、负载电流和滤波电流,iC为逆变器的输出电流,iR为流入基波串联谐振电路的

3、电流。电路中其它各电量的定义和方向如图2所示,其中iS、iL、iP、iC、iR、iG分别为电网支路、负载支路、并联无源支路、有源支路、基波串联谐振电路、注入支路的电流,ZS、ZP、ZG、ZR分别为电网阻抗、无源部分阻抗、有源输出支路阻抗、基波串联谐振电路阻抗。只考滤负载谐波电流源作用时的单相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有源部分控制为一个受控电流源:iC=KiSh,iSh为电网支路电流的谐波分量,K为控制放大倍数,当20时,相当于只有无源部分起补偿作用。对应于图3所示的单相等效电路,系统的电路方程为:补偿装置的有源部分相当于在电网支路串联了一个可控的谐波阻抗,当Z足够人吋,

4、流入屯网的谐波电流将会很小,接近于0,起到抑制谐波电流的作用,同时可以抑制无源部分与电网阻抗间的并联谐振。2稳态补偿特性分析2.1无源部分设计参数本文从控制放大倍数K和系统等效电感LS两个方面来分析综合补偿系统的稳态补偿特性。为了分析方便,定义式(2)为谐波源谐波抑制函数,可以通过对式(2)的分析来讨论综合补偿装置的稳态补偿特性。为此,可做出式(2)的幅频特性曲线,并以此来分析和讨论本文提出的无功补偿和混合滤波综合补偿装置的稳态补偿特性。根据实际工程中所需补偿的无功量和抑制11次和13次谐波要求设计的无源部分参数如下。次无源支路为电感Lll=1.77mH,电容C1

5、1=49.75?F,品质因数Q二35;13次无源支路为电感L13=1.37mH,电容C13=44.76?F,品质因数Q二35;基波谐振支路为电感Ll=15.47mH,电容Cl=690?F,品质因数Q=50;注入电容:CG=19.65?Fo图3谐波源作用时的单相等效电路图4不同K值吋谐波源谐波抑制函数幅频特性2.2控制放大倍数(K)对补偿特性的影响图4给出了补偿装置在不同的控制放大倍数情况下谐波源谐波抑制函数的幅频特性曲线,系统等效电感的取值为LS=0.5mHo从图4中可以看出,当K二0,即补偿装置只投无源部分时,只对固定频率的谐波及高次谐波有较大的抑制作用,在&o

6、mega;=1000rad/s和ω=4000rad/s之间有3次很明显的谐振峰值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对设备的运行是很不利的。当投入有源部分后,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有源滤波器的控制放大倍数K=10吋,ω>800rad/s所对应的幅频特性都被下压,谐波抑制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流入系统的谐波电流很小,几乎为零。由于谐振峰值处所对应的频率已经小于100Hz,故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不会出现在该频点处的谐振峰值现象。因此,只要K值设计恰当,投入有源部分后,系统谐波得到了很好的补偿。尽管随着K值的增犬,系统的谐波抑制效果变好。图5不同LS值吋谐波源谐波抑制

7、函数幅频特性2.3系统等效电感值(LS)对补偿特性的影响当控制放大倍数K固定时*(20和K=10),在不同的系统等效电感情况下谐波源谐波抑制函数的幅频特性曲线如图6所示。比较图6⑻和(b)可以看出,当20,即只投无源部分时,系统等效电感LS的取值对装置的补偿性能有很人的影响。随着LS的增大,谐波放大点所对应的频点向低频点偏移,而在ω=4000rad/s频点后,LS越大,抑制效果越好。从图5(b)中可以看出,当有源部分投入后,随着LS的变化,谐波源谐波抑制函数的幅频特性曲线变化不大,即补偿装置对系统等效电感的变化表现出强的鲁棒性能。可见,补偿装置的补偿性

8、能几乎不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