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

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

ID:31668381

大小:56.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_第1页
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_第2页
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_第3页
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_第4页
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运营中法律风险和控制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已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法律风险变得越来越突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应当构建好法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这才能使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内在需求。一、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企业自身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从而对企业造成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包括政策、战略、市场

2、、财务、运营等法律风险。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众多,从法律关系视角出发,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为刑事法律风险、行政法律风险以及民商法律风险三种。1.刑事法律风险,是指企业为本公司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决策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实施的触犯刑法的行为,而导致的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的刑罚制裁的可能性。企业刑事法律风险承担者有二:一是企业家,二是企业。企业家个人触犯刑法时,由个人承担责任,企业不承担责任,对企业家判处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在企业触犯刑法时,则由企业家与企业双重承担刑事责任,在对企

3、业家实施刑罚的同时,对企业处以财产刑。刑罚是依照民事、行政法律进行责罚难以体现国家强烈否定态度的严重违法行为。刑罚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冲击力、破坏力非常巨大,常导致企业高层重大人事复动,甚至企业关闭或破产,它是法律风险中最为重大的风险。2•行政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未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而招致行政处罚,使自己或企业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的可能性。行政处罚具体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4、其它行政处罚。从处罚严重程度看,“责令停产停业、暂扣许可证或执照”则相当于企业被判处经济行为能力方面的有期或无期徒刑,而“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则相当于企业被判处经济行为能力方面的死刑。我国行政法规有5000余种,行政处罚的政府部门众多,而且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强制缔结的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企业没有自主权,所以企业在行政法律风险防范难度非常大。企业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应积极遵守、响应、践行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才能减少行政处罚的几率。3.民商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平等主体之间进行各种合同交易中因行为不慎失

5、误、企业不当行为侵犯他人权益、纠纷发生后法律维权失败等导致企业财产、商誉等损害的可能性。根据风险性质,可分为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是企业与股东之间、股东之间、劳资双方之间的各类权利义务纠纷;企业外部风险主要指企业为主体对外进行各种经济交往时,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后果。企业内部风险的危害在于,它会增加企业的内耗,影响企业对外形象,会使企业系统运转不灵,降低企业盈利能力,严重时甚至或造成企业的瓦解。企业外部风险发生主要是忽视合同管理、不当行为引发的侵权财产责任或财产损失,它的损害是直接造成企业

6、财产损失,甚至危害企业的生存发展。二、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1•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及内控机制。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规范,其本质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外部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内部的延伸,制度是企业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规范,是企业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是企业规章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风险控制体系,就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到依法经营的管理之中,以保证最大可能地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以'‘法治”代替“人治”。法律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7、的内容应当包括法律风险识别制度、法律风险分析制度、法律风险控制制度、法律风险化解制度、法律风险考核制度等。既应体现法律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又应当涵盖企业重大业务活动中有关法律风险管理的内容。建立制度完善情况下,要建立企业内控机制,内控机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建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内控体系,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内控授权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范围和额度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作出风险性决定

8、。(2)建立内控审批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3)建立内控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收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内容、频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4)建立内控责任制度,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岗位、人员应负的责任和奖惩制度。(5)建立内控审计制度,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准与流程,明确规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负责审计检查的部门等。(6)建立内控考评制度,具备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