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210临床观察

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210临床观察

ID:31682809

大小:56.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210临床观察_第1页
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210临床观察_第2页
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210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210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210临床观察李国强何道饪(绵阳市中心医院肛肠科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探索中药治疗肛门瘙痒的疗效。方法们通过中医辨证,把210例肛门瘙痒患者随机分为湿热下注、血虚风燥、血热夹湿和湿热虫毒四种证型,分别以消风散加减治疗,观察其有效率。结果以消风散加减治疗肛门瘙痒有效率达90%左右。结论加减消风散治疗肛门瘙痒有较好疗效。【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321-02肛门瘙痒是肛门皮肤疾病中最明显的症状,,常常表现出瘙痒剧烈、寝室难安,数年不愈。一般仅局限于肛门周围,但有时亦可蔓

2、延至肛管或前阴,临床表现不一,或无明显皮肤损害,或皮肤有水泡、结痂、脱屑、皮肤增皴裂等损害。《外科证治全书》称为“肛门作痒”。祖国医学认为:痒属风、湿、热、虫、血虚、血热所致,有“风甚则痒”,“诸痒属虚、属风,热甚则通,热微则痒”之说。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表皮内及真皮浅层的游离神经末梢为痒觉感受器,受物化学等因素刺激后导致局部组织胺、激肽和蛋白分解酶等化学介质的释放,并作用于神经末梢,引起冲动而产生痒觉。我们通过中医辨证,把肛门瘙痒分为湿热下注、血虚风燥、血热夹湿和湿热虫毒四种证型,分别以消风散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在2009年・2012年

3、期间,我科诊治肛门瘙痒患者210例。其中,势性132例,女性88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型35例,血虚风燥型62例,血瘀夹湿型98例,湿热虫毒型15例。2.治疗方法2.1辩证分型:2.1.1湿热下注:足厥阴肝筋脉结阴器络诸筋绕后阴,肝经湿热下注于肛门肌肤而痒。临床表现为:肛门瘙痒,渗出,丘疹,肛周糜烂,水泡,皮肤潮红。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肛门急性湿疹。2.1.2血虚风燥:由于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久病气血被耗以致肌肤失痒,血虚生风,或由风邪乘虚侵袭所致。临床表现为:

4、肛门奇痒,不分昼夜,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红,脉细数。属单纯性肛门瘙痒症的范畴。2.1.3血瘀夹湿:由于淤血阻络,湿邪凝滞,久郁肌肤不去,化热生风而发。表现为:肛门瘙痒,遇冷热加剧,皮肤增厚,皮色暗红,结痂,色素沉着,舌紫或见瘀点,脉沉涩。属于肛门神经性皮炎,肛周慢性湿疹的范畴2.1.4湿热虫毒:肛痒,肛门红斑,脱屑,皴裂,斑丘疹,伴肛门潮湿,舌质淡红,脉滑数。属于肛门癣,肛门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范畴。2.2治疗方法:221湿热下注型:清热利湿,疏风止痒,方用消风散加黄柏15g,取仁30g,赤小豆30g2.2.2血虚风燥型:养血祛风止痒,方用消风散减石膏、知母、木

5、通加熟地15g,首乌15g,枸杞10g2.2.3血瘀夹湿型:活血祛风,除湿止痒,方用消风散减石膏、知母加桃仁15g,红花5g,赤芍15g,单蘇224湿热虫毒型: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方用消风散夹百部15g,贯众15g,白癣皮15g全部证型均以白鲜皮15g,苦参30g,蛇床子15g,黄白20g,川椒10g,煎汤熏洗坐浴,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烟酒、鱼腥、浓茶等。2.3疗效标准:参照《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⑴判定。治愈: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及皮损有改善;未愈:症

6、状、皮肤无改善。2.4结果见下表3•典型病例肖某某,女,49岁,以肛门瘙痒,夜间加重三年就诊。肛门检查见肛周散在抓痕,皮肤增厚,放射状辍裂,皮肤暗红,与正常皮肤分界明显。舌质暗红,脉沉涩。证属慢性湿疹,中医辨证为血瘀夹湿型瘙痒。治疗以活血祛风,除湿止痒。方用:当归15g,生地防风10g,虫退3g,苦参15g,胡麻仁10g,荆芥:LOg,苍术10g,牛勞子10g,木通5g,甘草3g,桃仁15g,红花5g,革蘇15g,赤芍15g,每日一记,取值3次混合分三次服用。外用:白鲜皮15g,苦参30g,蛇床子15g,黃白20g,川椒10g,煎汤熏洗坐浴,每日两次,每次30

7、分钟。10天后症状消失,舌脉正常。4.讨论肛门瘙痒属于祖国医学的“痒风”,中医认为:“风盛则痒”。《精匮要略》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属“痒症”、“癣”的范畴。其病因多由外感风、湿、热、虫毒,内因脏腑虚弱,血虚风燥,湿热下注,湿热与风邪相搏结,浸淫肌肤而发。消风散中以荆芥,防风,牛茅子,虫退为君药,共同开发月奏理,透解在表之风邪,使风邪得以从外透达。苍术,苦参,木通为臣药,共达清热渗湿只用。佐以石膏,知母,生地,胡麻仁,当归清热凉血养血润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配伍,共达疏风养血,清热除湿止痒之功。诸症型以消风散为主方,适当进行加减,突出其侧重点,配合外用熏

8、洗,取得了较好效果。实验研究证明:消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