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

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

ID:31698131

大小:60.1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7

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_第1页
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_第2页
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_第3页
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_第4页
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信用社金融论文范文:谈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word版下载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策略深思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农村信用社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推动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理由有很多,也很复杂,但资金投入和金融服务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

2、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服务“三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成为农村信用社必须深思的理由。一、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拥有比较优势(一)网点布局优势,农村支付结算渠道便利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往往拥有最多的分支机构和便民网点,为提供便捷的农村金融服务奠定了基础,成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联系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如渠县农村信用社在渠县共有40个营业网点,是全县营业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服务人群

3、最广的金融机构,其网点遍布城乡,覆盖城区乡镇。渠县联社通过发行具有银联功能的蜀信卡,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系统,具有了和全国性商业银行办理跨省市异地支付结算业务相同的手段和条件,基本实现了“足不出屛,汇通天下”;通过大力推进“惠农兴村”工程,已累计在渠县各村社设立金融服务便民点562个,累计布放ATM机39台、E迅通769台,农村支付结算平台渐趋完善,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小额存取款、转账、查询等金融业务。(二)资金实力优势,金融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深化改革,强化营销,存款余额稳步增长,存款市场占有份

4、额越来越大,增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资金实力;通过开办代发惠农资金、代发工资、代理保险等业务,拓宽资金来源,强化服务功能,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金融服务。以渠县联社为例,至2012年10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449,468万元,比年初净增87,300万元,余额和净增额均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渠县联社每年无偿承担的各种代办业务金额近2.7亿元,7月启动代理新农保业务以来,全县符合“新农保”政策的17万名60岁以上的老人已在农村信用社领取了第一笔养老金。(三)地缘人缘优势,信贷支农力度大首先,农村信用社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社区性色彩,主要资

5、金来源于当地,却很少像大银行那样将吸收的资金转移用于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凭借着对当地市场的了解,将主要信贷对象仍然锁定在辖区内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如渠县联社,用全县1/4的存款,发放了全县1/2的贷款,含90%以上的农业贷款,95%以上的农户贷款,70%以上的县域中小企业贷款,至10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27亿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其次,农村金融市场面对的是以农户和小微企业为主的客户,往往较为分散,且不能提供充分的抵押、担保。大型商业银行的贷款需要经内部层层上报审批,手续较为繁琐。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对当地客户的资信状况

6、、经营效果掌握得更详尽准确,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和时效优势,在风险识别能力上更强。同时,农村信用社以县为法人单位,决策链短,经营方式灵活,能够满足农村金融市场资金需求额度小、需求面大,临时性、季节性强的特点。最后,由于长期的经营活动和对农村发展的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与当地客户建立和保持业务合作关系方面往往拥有更大的优势,客户忠诚度相对较高。二、农信社服务“三农”存在的现实理由近年来,围绕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目标,农村信用社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三农”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影响了其服务“三农”的效能。(-)内

7、部的理市1、农信社资产质量较低,不良贷款占比较高。长期以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造成农信社的信贷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前清后增、占比居高不下始终困扰着农信社的稳健良性发展。近年来,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清收不良贷款措施,资产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但是距离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还有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正常业务的开展。2、资本充足率水平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尽管通过增资扩股、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相当部分农村信用社还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的耍求。3、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不尽完善,导致经营风险的积聚。农信社过去由于产权不

8、明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松散、经营粗放等理由,造成了各种经营风险的不断积聚,这些都可能对农村信用社造成冲击。4、队伍素质相对较低,影响了服务“三农”的水平。柜员等普通服务人员多,经营和复合型人才少;被动等待的“信贷员”多,主动营销的“客户经理”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